家最难忘的除夕夜,能让大家时刻牢记:我是一名军人,一名守护国家安全的军人!听明白了吗”
“听明白了!”郑仝他们嘹亮激昂的回答,划破了寂静的夜空,嘴里呼出的白气,在冰冷的夜色中蒸腾。
临近除夕,南疆战事仍未结束,但大规模战斗行动减少。战地逢春节,为了激发官兵杀敌立功的热情,上级首长决定:条件再艰苦,也要想尽一切办法,让坚守在猫耳洞的战士们吃上饺子。
负责补给的官兵开始用背篓驮着物资往山腰的阵地上送。
为防敌军偷袭,他们只能绕进荆棘密林,拿着柴刀铁镐开辟新路。
眼瞅着就要到达阵地,一条沟壑却横在队伍面前。
排长李二虎亲自爬下陡壁,三两下一条简易绳桥就搭好了。
就这样,他们历尽艰辛,终于在大年三十当天,将面粉、猪肉和大葱送上了阵地。
守在猫耳洞里多日的战士们看到李二虎他们乐开了,简陋的猫耳洞内也被他们装点出几分节日氛围。
夜幕降临,山上的浓雾中回荡着零星的炮声。
猫耳洞里,一锅热水沸腾着。李二虎和战友们把水壶里仅剩的水一起倒进盆里。
“没有擀面杖,怎么和面擀皮”来自东北的金成桂话音刚落;
只见排长李二虎将双手在裤子上蹭了蹭,便把布满炮油的双手伸进盆里和起面来。
芭蕉叶代替碗,削两根树枝当筷子……这锅饺子,来之不易。
请...您....收藏_6191书1吧(六\\\九\\\书\\\吧!)
“没有饺子,就不叫过年。”战士们来自天南海北,各自家乡的年夜饭各有不同。
但这个除夕,几名南方战士每人一口气都吃了十多个饺子。
这顿饺子,对他们而言,绝不仅仅只是一顿香喷喷的饺子。
这年头,部队每逢春节、建军节、中秋节或是有重要庆祝活动。
总要杀猪会餐庆贺,这时基层连队除了战备部队会餐可以少量喝点白酒。
警卫二师炮团指挥连编制一百二十四人,平时在连队晃晃荡荡的也就七八十人左右,但每到会餐时一百多人的饭堂就座无虚席了。
说起杀猪宰羊,指挥连报话班长董平可算得上是军中“庖丁”,动作娴熟麻利,“恢恢乎其游刃必有余地矣”颇有职业屠夫的范儿!
董平是73年的兵,东山人,细高挑儿,背微驼,圆脸,黄皮肤,小眼睛闪着精明的豆光,一口整齐的四环素牙,说话时爱微笑,不时地爆出点儿冷幽默。
他的口音既像南河又像东山,很长一段时间里的战友们都以为他是南河人。
杀猪是连队生活中的一件大事,这一天仿佛成了董平和报话班的主场。
只见他甩掉军帽,挽起袖子,腰扎皮围裙,手持杀猪刀,吆五喝六般地指挥着全班忙活,官兵们围着看热闹。
杀完猪之后,报话班的人总要得意洋洋地先吃一顿,算是慰劳吧!
很是馋人,但别人只能偷偷地咽口水,望肉兴叹了。
有道是“铁打的军营流水的兵”,去年底董平复员了,也带走了他舍不得放下的杀猪刀,他的绝活儿也没传给报话班的战友和连队其他战友,绝活儿绝了。
去年底,副连长赵今来提了连长,新来个副连长刘本明,燕京本地人,刚从军校毕业。
刘本命中等身材,体型偏瘦,长方脸上长满了青春痘,鼻梁上架着一副秀郎镜,说话腼腆脸红,走路轻快,典型的学生官儿的模样。
连长赵今来是从基层士兵一步一步爬起来的,他对新来的副连长刘本明,是一百个瞧不上眼。
到年底了,连长赵今来故意就让副连长刘本明带人去杀头猪,想要为难他一下。
这下刘本明可范了难,长这么大他没也杀过猪啊!
到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