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军战士们凭借着敏锐的洞察力和顽强的战斗意志,顺着敌军的足迹进行地毯式搜索。
那些躲在洞穴、石缝中的敌军,最终也难逃厄运。
不是被熊熊烈火吞噬,就是被猛烈的爆炸撕成碎片,连还手之力都未曾有过。
一些受伤的敌军由于在密林中迷路,得不到同伴的救治,最终只能落得个曝尸荒野的下场。
反倒是缴械投降的敌军,却得到了夏军的优待,一路吃好喝好,没有生命危险。
下午2点左右,夏军121师各部控制了那隆北部所有高地。
后卫部队顺利北上与150师449团汇合,执行清剿残敌的各部开始向北搜索前进。
依据“活要见人,死要见尸”的严格战果统计标准。
夏军121师在对敌军183团实施围剿的激烈战斗中,最终确认的击毙敌军人数仅为五百余人,俘获的敌军则仅有百余人。
然而,根据敌军战后所披露的详尽数据显示,敌183团的实际伤亡人数远远超过了一千多人,已然是元气大伤,再无力继续战斗。
敌军312师企图追击夏军的121师,然而在这场激烈的较量中,他们也付出了不小的代价,损失了一部分人马。
特别是敌183团,尽管他们占据了有利的地形,却依然遭到了夏军121师的沉重打击,损失惨重。
面对如此强大的对手,敌183团不敢再与夏军121师进行正面的硬碰硬交锋,只能采取迂回战术。
他们一路派出小股部队,不断对夏军121师的后卫部队进行袭扰。
试图通过这种方式来拖延夏军的行进速度,为自己争取更多的喘息之机。
此前的,“白眼狼”对外宣称:夏国军队在ls市损失惨重,没有攻入ls市区。
结果,号称“白眼狼”陆军第一师的338师败走凉山城。
此后,号称“白眼狼”陆军第二精锐师的312师,在平高、那隆地区不仅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战绩,反而被夏军121师重创其配属的步兵团。
“白眼狼”的两个精锐师的表现不佳,战前一直引以为豪的“山地之王”称号,就这样被夏军无情地摘掉了。
或许是这个原因,敌军被痛击后,等夏军前脚刚踏入国门,敌军后脚就进入边境地区,继续对夏国实施武装挑衅。
此后,敌军想占据发拉山、山、扣林山、黄帝山、都阴山、l山等8处边境骑线高地,不断袭扰夏国边境地区。
夏军怎么可能容忍敌人。
敌人占领险要大肆修筑工事,夏军这个专业的“拆迁队”就暴力进行拆迁。
结果,夏军先后收复了法拉山、扣林山、都阴山、l山等骑线高地。
夏军的战斗力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增长,敌军在战场上的表现一次比一次差。
接下来的十年间,双方在这些山脉之间展开了激烈的争夺战,战斗反复无常,持续时间之久,实为罕见。
这场被称为两山轮战的冲突,虽然规模不及对“白眼狼”自卫反击战,但其惨烈的战斗程度和伤亡数字却同样惊人。
从今往后,在这漫长的10年中,l山和都阴山,这两座地势险要的山地,成为了双方争夺的焦点。
————
与东线一样,西线战场也到了最后的尾声。
担任殿后任务的警卫二师师长孟鲁豫,收到上级下达的命令后,立刻命令4警卫二师各部队,即刻准备好撤退前所需的工作,凯旋回国。
警卫二师算是夏军的主力部队之一,下辖警卫四团、五团、六团、重炮团、装甲团、防空营、后勤保障团、特种大队等多个作战集群单位,坦克、重炮等武器也是应有尽有,并且都是加强单位,总兵力在2万人左右。
然而,令人没想到的是,被暴揍了一顿的敌军居然还不服气,妄图在我军撤退的时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