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薇晴儿蔷薇忙筹备,玻璃活儿办得妥帖。
皇后一句“这法子行”
,紫薇、蔷薇、晴儿心里的石头总算落了地,立马有了干劲。
可皇后话锋一转,脸色也正经起来:“越新鲜的主意,越得稳妥。
晴儿,你去内务府传我话。”
晴儿赶紧应着:“臣女在!”
“让他们快挑些薄透亮的小玻璃片,边儿必须磨圆了,别刮着舞姬,也别出岔子。
再从库里拿些好瓷盘、银盏,镶上玻璃边,活儿得细,别糙了。”
“明白,这就去!”
晴儿行礼就走,脚步又快又稳。
皇后又看向紫薇和蔷薇:“紫薇心细,蔷薇手巧,你俩跟着去内务府和工匠那儿盯着。
缝衣服上的玻璃片、灯架上的玻璃饰件,从选料到做再到查,都得亲手过目,一点错都不能有——这晚宴关乎国体,漏子可出不得!”
“请皇额娘皇后娘娘放心!
绝不负信任!”
三人齐声应着,脸上都透着被重用的劲儿。
之后,翊坤宫旁边的偏殿就成了临时工坊。
内务府太监跟忙不过来的蚂蚁似的,搬来各种玻璃片、灯架坯子、烛台模型;工部也派了老工匠来帮忙。
偏殿看着乱,却满是干活的劲儿。
紫薇管整体规划,拿着小木灯架跟老工匠琢磨:“师傅您看,玻璃片镶在这儿,角度能不能往里斜点?这样光能聚在殿中间,不往四周散,效果肯定好。”
老工匠瞅了瞅,一拍大腿:“格格说得对!
我咋没想到?这就改模具,保证光聚在宴席中间!”
蔷薇专管材料质量,拿着玻璃片对着光看,又用手摸边儿:“这批不行,太厚了,缝舞衣上肯定沉,影响跳舞。
去换上次做‘琉璃荷花盏’的料,要薄得跟蝉翼似的,还得透亮!
还有,磨边的工匠再叮嘱,我摸着有一点刮手,就找他们!”
小太监赶紧急着跑了。
晴儿则琢磨艺术和规矩的平衡,对着花样册子和舞裙草图,跟老绣娘说:“嬷嬷,玻璃片别跟普通珠片似的缝那么密,太笨了。
得像天女散花那样,疏密有致,裙摆转得厉害的地方多缝点,但得好看。
最关键的是针脚要细要牢,别在皇上面前掉了,多丢人。”
老绣娘叹着:“晴格格想得真周全!
我一定挑最好的绣娘,亲自盯着每一针!”
三人各干各的,遇到事儿也一起商量。
偏殿里时而低声聊,时而为技术争两句,偶尔试验成功了,还会小声笑出来。
有次试灯光,烛火一跳,墙上的影子也晃,紫薇皱着眉:“晃着好看是好看,但太晃了显不庄重,还可能让人头晕。”
一个老工匠想了想:“格格,要不给灯加个玻璃罩?既能聚光,又能挡风吹,烛火稳了,影子就不晃了。”
蔷薇眼睛一亮:“好主意!
还能在罩子上刻花纹,光透出来就是带图案的影子,更有层次!”
晴儿赶紧说:“想法是好,但现在赶时间,刻花纹太费活儿,先解决影子晃的事儿要紧。
刻花以后再说。”
紫薇也点头:“对,先顾急的,素面玻璃罩先做几个样品试试。”
皇后偶尔会来工坊,每次都暗自点头。
白天殿里也点着灯,三个姑娘要么凑在图纸前聊,要么各忙各的——紫薇跟工匠算尺寸,蔷薇查材料,晴儿跟绣娘定细节。
墙上地上,还不时映出试出来的光影,一会儿像祥云,一会儿像瑞兽,特别好看。
见她们不光有好点子,还能沉下心把细节落实,连可能出的错都想到了,皇后心里满是欣慰。
原本只想让她们历练历练,没成想这么上心,想得还周全。
终于到了傍晚检验,特制灯架一点燃,柔和的光透过玻璃,在墙上清楚映出“福寿双全”
的图案;老绣娘呈上舞衣,一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