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与共识,为我们接下来的征程指明了清晰方向。
会上,大家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深入剖析了当前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在关键问题上达成了广泛一致,形成了切实可行的行动方案……
……
“战壕不是这么挖的,太简陋了。”陈援朝带着人去一线实地指导,“要挖w型半掩体战壕,对机枪和火炮的防护能力更大。”
“半掩体战壕都不懂”
“堆一个反斜面,
老家多年来总结后有专门工事挖掘教程,这种临时工事对陈援朝来说简直不要太简单。
(如图:)
“交叉火力懂不懂,都挖成平的火力大部分都浪费了。”
“这里用交通壕进行连接就行。”
“这里的转弯位置做一个半掩体机枪堡垒……这有什么不会做的,往前挖一些,两侧用沙袋堆高小半米,上面架上原木和沙袋,留一个射击口就好了。”
“搞那么高做什么,等着被人一发40火炸上天吗,矮一点,能伸出半个脑袋就行。”
缅国工业落后,景栋因为深入掸邦控制区而更得不到工业上的支持,道路完全就是土路,布置防线直接挖就行。
麻袋、防汛袋这些是肯定没有的,烂太快了,但当地也不是没有解决办法,竹筐。
从内堆砌在壕沟前方就是一道反斜面,黄土浇水,只需要半米厚7.62全威力弹都打不穿。
一条长20米的战壕布置一个机枪位,一个班就能守下来。
东、北半个景栋,歪歪斜斜前后错落布置了20个临时战壕,战壕之间并不挖交通壕连接,时间不准许,另外俘虏的数量也不够……
陈援朝不认为缅军在没有装甲车辆的情况下能突破第一条防线,但还是布置了第二防线,只是就简陋一些了,只布置了10条战壕。
3000来人当然不可能都去挖战壕,再说缅国的气候也不准许中午出来做体力活,当然俘虏不是人。
下午3点多,罗兴汉、彭家生联军组织了一次对‘东大营’的进攻,虽然陈援朝说了并不急着打垮缅军,以施加压力为主,但现在也不好全部驳回,就批准发起几次进攻试试。
对此,陈援朝没说什么,他是完全不好看能成功,哪怕现在己方士气正宏而敌人衰落,真有这么强的战斗力也就不至于被缅军压成现在的样子了。
总部,陈援朝几人从前线指挥挖掘工作后回来,下午热的很,便在屋内喝起了小酒。
这又不是老家,没有不准饮酒的规矩。
“他们这根本没可能打下来吧”海万扬翻动着几串蛇肉笑着说道。
“根本不可能打下来。”陈援朝撇撇嘴,“罗、彭三人的武器已经很先进了,比咱们抗美的时候强很多了,缅军能跟妹弟和17堂口比吗,现在的落后局势根本不是什么装备压制。”
“说到底就是人菜。”海万远笑着撕下一块烤鸡肉丢进嘴里,又来了一口烧酒,眯着眼睛说道。
“他们就是觉得早上拿下北大营很轻松,准备照猫画虎复制一下呢。”海里共跟着有些好笑地说道:“让他们吃几个亏也没什么不好的,认清自己。”
至于罗、彭他们手下会不会死人问题……打仗哪里有不死人的,他们可不关心这个。
这边有大战,王耀堂把海大钊他们分成两批派过来做指挥观察,现在队伍
军官转业都是干部,王耀堂很难挖的动,能挖动陈援朝还是因为身负重伤后多少有些自卑才挖的动。
现在有机会当然要趁机培养一下海大钊他们。
……
东大营方向。
选了个地方作为观测点,掸邦老乡还是很通情达理的,跟楼下两个持枪的没有一点关系。
陈援朝一行人在房顶支了个草棚子作为掩体,旁边还有一颗大树遮挡视野,拿着望远镜,喝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