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从何谈起,您老太见外了――”
李梅笑靥如花。
接过盒子打开一看,是一支全须全叶的人参。
就算按照本时空的价值,也是不菲的礼物了。
这倒让她犹豫了,最近她的确想买几支人参给自己和老头子留着冬日进补之用。
但是照规定,贵重的礼物是要上交的,自己要留下就得按照市场价收买。
她倒不是吝惜这几个钱――这人参品相如此之好,就算自己收买也是合算的。
而是这李大掌柜和己方的关系未明确,贸然收了礼物会不会造成什么后遗症?她是吃过一次亏的人,这上面不得不慎重。
考虑再三,还是把人参还了回去。
“这礼物太重了。”
她说,“受之有愧。”
再三致送,对方还是婉言相拒。
李洛由把人参当敲门砖,到得哪里都是一敲就灵,现在对方居然峻拒。
颇为意外。
李梅又与他们一番敷衍,方告退出去。
过了一会有人送来四个棉布的口袋,口袋做得极其精巧,阵脚又密又整齐。
口袋上有彩色的丝线绣出的字体:“合作联社敬赠”
。
“这是李部长的一点心意。”
不收自己的礼物,倒送了礼物给自己,纳罕之余打开一看,里面却是澳洲人最受欢迎的也最大众化的商品,一大一小两条毛巾。
蓝白花样,染得十分讲究。
虽然是很受欢迎的澳洲货,在临高这地方也颇为实用,毕竟价值是很低的东西。
专程送来,不知道有什么讲究?
这澳洲人的心思真是别有不同。
李洛由有种奇怪的感觉:他和建奴之间的共同语言还要多一些,起码他能明白野蛮人的想法。
对这群人却感觉完全找不到北。
“走,再去逛逛。”
李洛由挥了下扇子。
走到十字路口的时候,他看到了用最好的红砖砌成的楼宇,问了下知道这里是管理市集贸易的地方。
门口有人站班,大约是个衙门之类的地方。
但是台阶上大门口百姓进进出出,站班的人并不拦阻盘问,李洛由便来了兴趣,要进去看看。
“里面没什么好看的。”
管事的说,“都是办事的地方。”
“不碍,我就是要看看如何办事。”
说着他抬脚就上了台阶。
这衙门果然没什么好看得,澳洲人的房屋大量的用玻璃镶嵌窗户,所以屋子里总是亮堂堂的,这让习惯了屋子里幽暗光线的李洛由不是很习惯,他不能设想自己在这样的屋子里能够办事。
正当间陈列着一张大桌子,上面放着三样物件,一个是座巨大的天平秤。
旁边放置了许多砝码。
一个是一把似乎用钢制造的尺子,最后一个是用铁皮制造的小桶。
大桌子前设立着一块牌子,上写“公秤处”
。
听管事的讲这里是专门放标准衡器的,凡是在街上买卖物件,对尺寸分量有所怀疑的,都可以到这里来复核。
不会用的话,还有专门的书办来帮忙。
李洛由点点头,走近细细观摩,尺寸似乎和大明的不一样。
仔细看尺子的刻度叫“公尺”
,秤砣的刻度叫“公斤”
,还有一个单位叫“公石”
,小桶则是容积,叫“公升”
。
“这些度量衡,应该是从澳洲带来的吧。”
“应该是的。”
管事的说,“和本朝尺度不同。”
他指点着“公尺”
,“这把尺,大约合本朝的营造尺三尺多一点。”
“就这么用了?”
“打从东门市一开张就设了这三个衡具,”
管事的说,“原本一尺是长是短,一斤是多是少,都说是自己的最准。
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