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序和工艺流程是罗铎搞得,但是投入生产之后大家才发觉这淀粉厂实在太费水了,排出来的废水又包含了大量的有机质成份,对文澜河污染很严重。
以至于有一段河面淀粉车间一生产就会染成白呼呼的,象淘米水一样。
田九九对此很是头疼,理论上,淀粉厂的废水可以用沼气池发酵的方式来处理,实际上事情远没有这么简单――毕竟这是一家工厂厂,不是个作坊。
差不多每处理100公斤红薯就要消耗300公斤的水。
废水的排放量是惊人的。
田九九只好继续沿用沉淀池来进行初级处理,沉淀出来的高浓度废水再排入沼气池发酵,上层的较干净的废水直接排入河道。
“这点污染程度在雨季文澜河的流量足以完成自净,到了旱季就很难说了。”
“没事,先将近着。”
马千瞩看了他的废水问题的处理意见之后这样说,“以后技术条件成熟了再改造就是。”
“不仅是污染的事情。”
他继续向马千瞩陈情,“而是太费水。
为了向保证红薯加工厂的用水量,水厂还得再扩建。”
马千瞩当然不想为红薯加工厂来扩建水厂,于是田九九就提出了新的方案。
在食品厂建造一套水循环处理二次利用系统。
主要是循环利用洗薯阶段产生的废水,经过沉淀和简单的化学处理之后重新使用。
预计可以节约40%的用水量。
“一盆脏水反复洗?”
“当然不是,要经过处理的,再说也不是无限循环利用,循环几次之后就得换水了。”
洗红薯的废水主要是包含了大量的泥沙和红薯皮、草叶之类的物质。
与后面淀粉工序上的废水不同――含有的有机质成份很少,使用沉淀的方式就能除其中的绝大多数杂质,再经过一个简单的沙滤器就能重复使用了。
不过勋素济来接手的时候,这套装置还没影,洗红薯的脏水就是直接从他脚下的排水渠道里排走得。
“怎么样?很有意思吧。”
黄大山从外面走了进来,勋素济刚想自我介绍,他摇了摇手,“莫笑安和我说过了,以后你就是这里的专职厂长了。
这下我可轻松了。”
“是的。”
勋素济很想说几句“以后还要请你多帮忙”
,“黄工你前阶段辛苦了”
之类的客套话,结果还是憋住了说不出来。
黄大山倒也不以为意,把车间和生产的情况和他大致说了一遍。
“食品工业是个很大的门类,”
黄大山说,“你既然有厨师证,也算是专业对口。”
“要我做咸鸭蛋,腌个菜还行,这个一点也不懂。”
“没事,多看看书就明白了。
这里的一切不都是看书看来得,你以为我们谁真得在食品厂里干过?更别说这种落后的加工设备了。”
“这还落后?本时空的最大淀粉加工厂啊。”
说着话莫笑安也来了。
勋素济知道这是自己的直管上司,想上去奉承几句,奈何这从来没干过这个,除了叫了一声“莫委员”
之外就没再说出什么来了。
“叫我笑安好了,不要这么客气么。”
淀粉车间运转之后,莫笑安还是第一次来这里,他对此地的好奇心不亚于勋素济。
不时东张西望的,
莫笑安看着微微发黄的淀粉被工人从离心机里倒出来,放在一个个的竹匾上摊开,准备送到烘房去进一步脱水,说:
“这感觉还真是奇妙。
原本还是一个个奇形怪状还沾满泥巴的红薯,转眼就成了雪白的淀粉了――”
他忽然问道,“为什么淀粉不是白的?发黄么。”
“没漂白过。”
黄大山解释说现代淀粉工业生产中是要对淀粉进行漂白处理的,“其实也不难,用漂白粉兑水就能漂白了。
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