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严重缺乏熟练的铸造工匠。
他还知道澳门市政会的通过决议,要求尽可能的引诱中国的铸造工匠到澳门来工作铸造铁炮。
天启年间购买的三十尊所谓的红夷大炮,根本就是从搁浅的英国东印度公司船上拆下来的舰炮――这事,朝廷闹不清,可不等于他李洛由闹不清。
从成本上说自然是本国制造更为廉价,朝廷在感觉上也会觉得这种“军国重器”
交给朝廷子民去造比那些高鼻深目的外国人可靠些。
佛山这边替朝廷铸炮的工场并不少。
但是没有一家是懂西洋大炮的主炮技术的。
李洛由也不懂,但是他有耶稣会的后援,从澳门乃是果阿招募专门的工匠都不成问题。
再者,他还有夸克穷这个英国人可用,必要的时候可以让他去找东印度公司这条渠道。
“在佛山开辟铸造厂的提议,我当然赞成。”
马阳春说,这个德意志人穿着明朝的衣冠,戴着包头巾,“会长嘱咐过我,火器是大明最关心的事情,只要在这上面满足了皇帝和官吏们的需求,我们传播福音就会愈加的顺利。”
“神父说得对。”
李洛由道,“陆神父和汤神父就是这样进得京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