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三节佛山之行(九)
刘三不知道这这公济堂是什么来路,但见杨世祥面色变幻不定,想来不是什么好去处。
只听他说:“大哥!
公济堂的药你也不是不知道。
哪有用到冰片、麝香这样的细货得?这两种成药,进了那里岂不是糟蹋了,还能卖出什么局面来?还要请大哥多多提携。”
“不是大哥我不帮忙,”
杨世意一个劲的打哈哈,“实在是祖训难违啊。”
“难道小弟我也是外人不成?!”
杨世祥忍无可忍的说。
这下狠狠的将了他一军。
古人最讲究宗族里“亲亲、仁义”
,杨世祥不但不是外人,还是正宗的近房亲支,虽然距离离得远,在宗族中的地位可不低。
他要寄售成药,杨世意要是用店里进药必须谨慎从事来推脱,别人倒也无话可说;用“祖训”
来做借口,反而是在自食其言了。
“言重了,言重了!”
杨世意极其狼狈,一时间无话可说,只好先推脱道,“这事我们再议,再议!
几位长辈都想见见兄弟,多年未见了。
还是先请到后宅相见吧。”
杨世祥见这堂兄毫无转圈的余地,只好站起身来随同进内宅。
刘三不便随往,这边有听差过来说请他到客厅相候,刘三想与其一个人枯坐等待,不如到外面的药行大厅上坐坐看看,还能多了解些风土人情。
便让听差领了出来,还在外面大堂的客室里闲坐。
刘三枯坐无聊,心想自己的算盘还是失策了。
原以为这个用现金采购原料拉拢感情,再请求寄售的方法是个“双赢”
的主意,对方肯定能接受,没想到还是一厢情愿了――天下的事情,哪有样样都能落到自己的算计里的。
要是寄售的事情谈不成,中成药在大陆上的销售就只能依靠广州站去开拓了,他们现在开办的产业已经不少,再搞药店是不是摊子铺得太大了,听说银根方面也不是太宽松。
不过,杨世意倒是提出要一个什么“公济堂”
的字号代销的,可是听杨世祥说话的意思,这家字号很是不堪,不知道具体的情况怎么样,要是是家小字号,也可以考虑由穿越集团来扶持一下……
正在默默思索,有伙计过来添水,刘三叫住他:“小哥,问你个事。”
“老爷请吩咐。”
“公济堂是什么地方?”
伙计一愣,反问道:“老爷,你怎么知道这个地方的?”
“正好听说到。
是你们的分号?”
“老爷,这说起来就复杂了。”
伙计说。
原来这“公济堂”
是“杨润开堂徳记”
的一个分号。
这分号与一般的分号不一样,首先它是由全“杨润开堂徳记”
的全体“西家”
,也就是受雇人员共同出资的,不管级别,从大管事到学徒,人人出资,每人三两银子。
出不起的,可以逐年从薪水中扣除。
赚取的利润统归全体“西家”
平均分红,算是一种职工福利。
“公济堂”
卖得货色都是“杨润开堂徳记”
销售药材中淘汰下来的次货,所以价格便宜,很受穷苦百姓的欢迎。
“……‘公济堂’就设在本店的隔壁,专做门市,也应一些乡帮小药商的批发买卖。”
“是这样。”
刘三知道为什么杨世祥不愿意把药放到“公济堂”
销售了。
这根本不是一个档次的么!
正说着话,只听院子里一阵的嘈杂,有人开始在正厅门前的台阶下围观。
“大家不要看了,不要看了。”
早有管事的出来维持秩序。
“怎么回事?”
刘三看不真切,问伙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