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亡的路上,失掉了当地村民的供给,匪伙难得才能搞到粮食,甚至连举火做饭都成了奢侈的事情――因为烟火往往会引来附近的农民。
髡贼们许下了一颗土匪脑袋给一百“大斤”
谷子的赏格,武装起来的农民把追杀土匪当成了赚钱的门路。
甚至为了争夺脑袋和尸体还爆发过两个村之间的械斗。
土匪常用的进山躲避是无法实现的――土匪不是孙悟空,能够餐风露宿。
他们一样需要粮食、衣装和住所。
而能够提供这一切的山寨是剿匪队重点打击的对象。
大多数山寨已经被剿匪队攻破,躲到山里去一时间固然可以安全,久了就只会活活饿死。
手下的伙计越来越少。
匪首也变得日渐神经质。
每天都要发火骂人打人。
结果就是匪伙里的冲突不断,昨天,不堪压迫的匪伙们火并了匪首,把他和手下亲信全部杀了,把忻那日推上了老大的宝座,来了个黄袍加身。
如果说赵匡胤有点假惺惺的味道,忻那日却是真得一点也不想干这个首领,完全是被下面的匪伙逼迫的。
他和一般的土匪不一样,长期和衙门里的人混迹在一起,知道不管谁来当皇帝,但凡剿匪总是“首恶必究,胁从不论”
,自己当了首领,就成了“首恶”
,落到澳洲人手里不用说是要掉脑袋的――他可不想和党那门那样把自己的脑袋挂到县城门口去,任乌鸦啄食。
但是匪伙们一起出面,自己要是不从,恐怕第一个死得就是自己。
忻那日接了这个还有四十多号人的匪伙,一时间也不知道该如何是好,为今之计,走为上策,跑出临高到儋州或者澄迈都是出路――澳洲人总不见得还要越界剿杀吧?
但是土匪这行当之所以叫“土”
,关键就是得在本地活动。
一离了本乡本土就吃不大开了。
而且去的地方的同行也不见得欢迎他们。
就算有人肯收他们入伙的,他这个首领十有八九会给火并掉。
正在没奈何的惶恐间,他派回十三村地区的探子回报了,听说各家的匪属都没事,澳洲人只是在道禄村派了两个“女官”
来,手下不过二十号人。
他心不由得动了。
这时候要是能杀个回马枪,抓住那二个女人的话――他早就听说过,澳洲人里面女人很少,而且地位颇高,和爷们是平起平坐的――他就有了和澳洲人讨价还价的本钱了。
“赵大冲呢?”
他追问了一句。
“好好的呢,躲屋子里不出来。”
探子讨好的加了一句,“忻姑娘也没事,每天都在赵大爷屋子里头……”
话还没说完就挨了一个清脆的嘴巴。
探子忽然醒悟这妹子是首领的一个心病,赶紧捂着脸不吱声了。
“大伙的家里呢?”
他问得是其他土匪的家属。
“都好好的!”
探子赶紧回道,“问您现在是不是平安,什么时候能打回去。
他们如今连孝都不敢穿――怕给澳洲人发现了抓走。”
“秃发贼就没啥举动?”
“没,见天在祠堂门口跑圈。
还有人在外面瞎逛和人说古的。
两个女官连大门都不出。”
“嗯!”
忻那日想了半天,又问:“就没抄家,没叫各家催粮献宝?”
“没!”
探子很肯定的回答,“就是工作队吃饭征发了些粮食,买东西用人都给兑换券。”
“奇怪!”
忻那日想他们派这个劳什子工作队去村里做什么?不管是官府还是绿林好汉,掌握一个地方图得无非是钱、粮、人。
澳洲人图得是这些的话,过去派粮派差,咱们也没违背过他们的意思呀。
真是高深莫测啊。
想到这里忻那日有点畏惧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