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空气已经变得极为焦躁。
原先对祝三爷言听计从的各家糖行的东家和掌柜,现在都对他产生了置疑。
虽然还没有人公开的提出来,但是祝三爷知道,这一天为时不远了。
如果不能解决华南,不但自己从此名声扫地,就是海义堂这个组织也会顷刻间土崩瓦解。
祝安的方寸大乱:他还是第一次遇到这么坚韧有力的对手。
眼下可以立刻起效就是求助于杀人、放火之类的手段。
来个快刀斩乱麻,或许就能一下子终结华南的存在。
但是华南背后隐隐约约显示出来的巨大阴影使得他犹豫再三还是放弃了――华南如果吃了这么大一个亏,他们背后的势力是不会善罢甘休的。
这不是杀掉一个私下下乡收购糖货的外地小商人,也不是烧掉一家和他作对的船行。
从广州传来的消息让他稍稍有所安慰――广州最近银根紧,要调集十万二十万银子很难。
恐怕华南现在的存银也到了最后关头了。
只要再咬咬牙坚持,或许事情还能有转机。
当下关照秋涵又给古大春送去了五千两银子,要他们尽快买炮添船,把队伍扩大,彻底封锁海安港,只要糖船出不去,银船进不来。
华南还是一样完蛋。
祝安的算盘,华南的穿越众们也在会议上估计的七七八八。
打破海上封锁的事情,现在由海军来处理,无需他们操心。
关键还是要应对放火之类的破坏性事件。
对于本时空的人来说:最简单、最有效、也是最难提防的报复手段就是纵火。
佃户、奴仆反抗主人最常用的一招就是纵火。
纵火是重罪,但是在古代社会很难追究的到。
整个华南糖厂的厂区里到处都是易燃物,烧起来一定很壮观。
幸好华南糖厂的地形还不错。
它孤零零的矗立在一片荒地上,一面是河,一面是官道,一面的大部分则被南门塘这么一个水池掩护着,另一面原先是大片的空地,现在正在建设“工人村”
。
需要重点设防的地段少很多。
梅林不辞辛苦的指挥着继续搞基建工程:四面修筑防火墙,开挖防火沟渠――特别是工人村和糖厂之间,开挖了一条防火渠。
在厂区内挖掘蓄水池,用来防火。
堆晒甘蔗渣的场地用风火墙被隔离在车间、仓库和生活区之外,确保即使失火也不会殃及其他建筑。
文同还要廖大化备齐了火把、灯笼、钩杆、水桶、斧子之类的救火设备,还添置了两台手压式的水车,让基干民兵们兼职救火队,每日训练。
北炜对原先的警戒制度和民兵队做了训练和改进。
安排了每晚的夜班执勤和紧急联络手段。
规定了华南厂区内壮丁们的紧急集合号,还做了几次夜间的集合、救火的演习。
这样几天下来,草草拉起来的民兵队倒有些训练有素的模样了。
防守之外,也作了进攻的准备。
有了萧占风这个当地人的指引、起威镖局打听到的情报,最后还有从招募来的失业工人嘴里了解到的情况。
谌天雄搞了一份相当精确的背景情报资料。
包括海安街的地图、各个重要目标的位置和交通情况,还设法搞到了海义堂的平面结构、祝三爷的住宅位置等等――这其中林庄的贡献最大。
祝安本人的生活习惯和活动规律也已掌握,甚至还利用数码相机+长焦距镜头给海义堂的主要成员、他们的家属和手下的骨干分子都拍了照片,制作了个人档案。
糖行里的一件厅堂被完全封闭起来,里面成了北炜的作战指挥室,他和手下的特侦队员们在里面制订了好几个预案。
分别是直接在路上伏击杀死祝安的甲案;袭击其住宅加以杀害的乙案,还有对海义堂进行纵火的丙案和近乎大屠杀的丁案。
丁案最为恐怖:特侦队将在十二小时内杀死海义堂的全部主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