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夜里的约定(第12页)
十二月的第一场雪来得猝不及防。
放学时,雪花已经落得漫天都是,把老巷的青石板盖了层薄白,连槐树枝桠上都积了雪,像缀满了细碎的糖霜。
我抱着数学练习册站在教室门口,正愁怎么回家,身后忽然传来熟悉的脚步声。
回头时,沈砚已经走到我身边,手里拎着两把伞,黑色的那把递到我面前:“一起走。”
他的白衬衫外面换了件深灰色的厚外套,领口立着,遮住了半张脸,只露出双眼睛,在雪光里显得格外亮。
“你怎么知道我没带伞?”
我接过伞,指尖碰到他的手,还是凉的,却没之前那么刺骨——大概是厚外套起了作用。
他没看我,目光落在漫天的雪上:“早上听天气预报说会下雪,就多带了一把。”
我们并肩走在雪巷里,伞沿偶尔会碰到一起,出轻响。
雪花落在他的梢,很快就化了,留下点点湿痕。
我偷偷看他,现他走路时总会刻意往我这边靠,把大部分伞面都让给我,自己的肩膀落了层薄雪,却好像浑然不觉。
“明天还去老槐树下补课吗?”
我想起昨天他说帮我补数学,心里有点期待。
他脚步顿了顿,转头看我:“雪太大,老槐树下冷,去我家吧。”
我愣了一下,这还是他第一次邀请我去他家。
之前问起他住在哪里,他总说“就在巷子里”
,从没说过具体地址。
见我犹豫,他补充道:“我家有暖气,还能给你煮点热的。”
第二天下午,我按照他给的地址找到了他家——是巷尾一栋不起眼的老房子,红木门上挂着铜环,门楣上刻着模糊的花纹,看起来有些年头了。
我抬手敲了敲门,很快就听见他的声音:“进来吧,门没锁。”
推开门,一股暖意扑面而来。
屋里的陈设很简单,深色的木桌,旧沙,墙上挂着几幅没有落款的画,画的都是老槐树——春天的新绿,夏天的浓荫,秋天的落叶,唯独没有冬天的雪。
沈砚从厨房走出来,手里端着杯热可可,冒着热气:“先喝点暖身子,我把练习册拿出来。”
他的房间在二楼,书架上摆满了书,大多是旧版的文学书,还有几本封面磨损的古籍。
书桌上放着我的数学练习册,旁边摊着他写的解题步骤,字迹工整,每一步都标得很清楚。
“我们从函数开始补吧,你上次说这里不太懂。”
他坐在我身边,拿起笔,耐心地给我讲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雪夜里的约定(第22页)
窗外的雪还在下,屋里的暖气很足,热可可的香气在空气中弥漫。
他讲题时声音很轻,遇到我不懂的地方,会反复讲好几遍,直到我点头为止。
偶尔我走神看向窗外的雪,他也不催,只是等我回过神来,再接着讲。
补完课已经是傍晚,雪停了,天边露出点淡淡的橘色。
我收拾好练习册,准备回家,沈砚却叫住我:“等一下。”
他走进厨房,很快端出一碗汤圆,黑芝麻馅的,冒着热气,“刚煮好的,吃了再走。”
我坐在餐桌前,小口吃着汤圆,甜糯的馅在嘴里化开,暖得人心里甜。
沈砚坐在对面,没吃,只是看着我,眼神很柔和。
“你家好像……没有别人?”
我犹豫了一下,还是问了出来。
这半天,我没听见任何其他声音,也没看到任何属于别人的东西。
他愣了一下,然后轻轻点头:“就我一个人。”
他顿了顿,目光落在墙上的画纸上,“住了很多年了。”
我看着他眼底淡淡的落寞,忽然想起“i0rta1”
那个单词,心里有点酸——一个人住在老房子里,看着四季轮回,看着身边的人来来去去,该有多孤单啊。
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