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声道:“那王大人觉得,我等如今该如何行事?”
王擎重转身,眼中神光炯然:“趁现在。”
“趁着这股东风尚在,趁着陛下还未出手收缰,我们要尽可能多地安排自己人入局。”
“三省六部、九寺十三司、各地州府、边镇军营,凡有空位者,皆不可空置。”
“我们要做的,是在清流反应过来之前,将整座朝廷握在手中。”
林志远点头:“如此一来,即便陛下日后翻脸,我们也有足够的底牌。”
“到那时——就不是他要不要改,而是改不了!”
王擎重轻轻一笑,举杯道:“正是此意。”
二人碰杯。
茶香袅袅,却不似清淡温润,反似那看不见的暗流,一点点侵蚀着整个庙堂。
窗外风起,庭中灯影摇曳。
就在这王府之中,两人一纸密谋,已定下整个大尧未来几年的官场命运。
“此局已成,”王擎重道,“只待下手。”
林志远却忽然问:“那陛下呢?”
王擎重眉梢一挑。
林志远凝视他:“他若终有一日翻脸呢?”
王擎重只一笑,语气中,尽是从容与傲然:
“那时,我便让他翻不了脸。”
“他若是君,我便做臣中之王。”
“他若是王,我便做,替王定策的帝。”
烛火微颤,屋中一派静谧。
可这静谧背后,却是山雨欲来的王朝惊潮。
夜色如墨,秋风瑟瑟,洛陵城中又下起了细雨。
这细雨仿佛也沾染了朝堂之上的郁气,冷冷洒洒,笼罩在中相许居正的府邸之上。府中灯火依旧明亮,可其中却再无昨日朝臣们热切商议改风日对策时的那种踌躇与期待。
厅内,三道身影围坐在案前,皆是一身宽袍,面色沉沉。
那是清流三巨擘——中相许居正,右相霍纲,兵部尚书边孟广。
案上摆着几坛老酒,三人无人劝饮,却又皆频频举杯,只为将那满腹的郁结、满心的愤慨,一口一口灌下去。
“唉——”
一声长叹,许居正仰头饮尽杯中之酒,苍老的脸庞上尽是疲惫与倦意。
“今日之事……诸位看得还不够清楚吗?”
“我们满腔忠言,却比不过新党一句溜须拍马之言。”
“陛下……唉,陛下他,终究还是年轻啊。”
一旁的霍纲眼神晦涩,嘴角噙着苦笑:“说到底,是我们老了。我们还在念着什么朝纲清正,民本为上,可人家林志远、王擎重这一派,说得可漂亮,做得可圆滑。”
“可笑我们,还在讲什么良策——”
他将杯一拍,酒水四溅,压低声音怒道:“他们那是良策?那是狗屁!”
“明明是自肥之术、祸国之谋,可偏偏包装得冠冕堂皇。”
“户部那林志远,提出的‘民官合署制度’,表面上说是为了‘简政’,实则把各地州郡的选人权、拨款权,通通交到了他们自己人手里!”
“还有那所谓的‘外官合约制’,说得好听,是为了‘激励地方政绩’,实际上就是为了用私款养他们一党之徒!”
“我们知道,陛下真不见得看不懂这些!可今日朝堂上那一番——”
霍纲说到这里,竟是停住了,喉结一动,却无法再言语。
他心头苦涩到了极点。
他不是没想过,陛下萧宁会有所偏向。
可他从未想到——
偏得这般明显!
而此刻,坐在他们身边的边孟广,早已脸色涨红,酒意上头,更是怒火难抑。
“我实在是忍不住!”他重重一捶桌案,酒壶当即震翻,滚滚清酒流了一地。
“当时我就想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