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衡山得知时茜手中有粮食后,心情可谓是喜忧参半。喜的是救灾的粮食终于有了着落,这可解决了燃眉之急;忧的是若时茜所售粮食的价格过高,那以目前户部的财力来看,恐怕难以承受。
毕竟,户部的银钱也并不宽裕,否则皇帝也不会决定今年的万寿节不大操大办了。
原本,皇帝决定不大办万寿节确实能够节省下一大笔开支,然而,人算不如天算,各国偏偏在这个时候前来添乱。
各国纷纷送来国书,表示要前来参加皇帝的万寿节,为皇帝贺寿。
面对这样的情况,皇帝又能如何呢?皇帝总不能回绝各国,直言自己西周国库空虚,没钱大办寿宴吧!
那样岂不是让西周在各国面前丢尽了颜面?丢脸还是小事,若各国知道西周国库空虚,很可能会对西周兴兵动武。
无奈之下,皇帝也只能打肿脸充胖子,硬着头皮答应各国的请求。
杜衡山稍稍收回思绪,定了定神,然后小心翼翼地试探着问时茜:“贞瑾伯爵,不知您手中究竟有多少粮食呢?还有,这些粮食的售价又是多少呢?”
时茜微微一笑,回答道:“祖父英魂,所雇人种的都是高产的粮食,比如玉米、土豆、红薯等等。
而且,祖父英魂雇人去种的那块地,气候非常适宜作物的生长,所以玉米、土豆、红薯等都是一月一熟。”
时茜在过完年后,便开始将玉米、土豆、红薯等高产粮种推向市场。在正式出售之前,朝中许多大臣都曾在醉红尘品尝过这些食物的美味,对它们的口感和营养价值留下了深刻印象。
因此,当这些高产粮种开始对外销售时,大臣们毫不犹豫地纷纷购买,并将其种到了自己田庄的田地里。
时光荏苒,如今这些大臣们种下的玉米、土豆等高产粮种都迎来了丰收的季节。通过亲身种植和收获,他们深刻体会到了这些作物的高产特性,对其产量和质量都赞不绝口。
而此时,时茜竟然宣称镇国公鬼仙雇人种的地,竟然能够实现一月一熟!
这一消息犹如重磅炸弹,在大殿内引起了轩然大波。大臣们不禁开始猜测,郡主贞瑾伯爵手中究竟掌握着多少粮食。
杜衡山听闻此讯后,心中深知粮食对于国家的重要性。于是,赶忙再次追问时茜,打算以何种价格出售这些粮食。
时茜微微一笑,不紧不慢地回答道:“本爵愿意以每斤低于目前市场行情价三文的价格,将这些粮食出售给户部。
不仅如此,如果户部的银钱暂时不够充裕,还可以选择分期付款的方式来购买。”
杜衡山听到时茜愿意以每斤低于市场行情价三文的价格把粮食卖给户部时,心中的喜悦如汹涌的波涛一般,让他几乎无法自持。
杜衡山沉浸在狂喜之中,所以时茜最后那句分期付款的话语就如同被风吹散的烟雾一般,从他的耳边飘过,完全没有进入他的脑海。
杜衡山的注意力完全被那惊人的低价所占据,其他的一切都变得模糊不清。
与此同时,坐在龙椅上的皇帝却将时茜的每一句话都听得清清楚楚。尤其是时茜最后提到的“分期付款”,这个陌生的词汇引起了皇帝的好奇。
皇帝不禁开口问道:“贞瑾,何为分期付款?”
时茜听到皇帝的询问,连忙躬身施礼,然后用清晰而简洁的语言解释道:“回圣上话,分期付款的意思是,可以先付一半的钱,等手头宽裕了,再付剩下那一半的钱。”
皇帝听完时茜的解释,脸上露出了一丝惊讶和动容。
皇帝看着时茜,说道:“贞瑾,这样你可就又吃亏了。
本来你卖的就比别人便宜,这又分期付款,就等于你只能拿到一半的银钱。”
时茜心中暗自一笑,她当然知道,但她也有自己的盘算。
按现在市场行情,粮食每斤能赚五到八文钱,粗粮虽然赚得少些,但也能有两到三文钱的利润。所以,即使是分期付款,也绝对不会吃亏,最多是不赚不亏。
既然要赔本了,那就要赚吆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