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玉婷轻声回答道:“回郡主话,据民女所知,秦扶疏的姨娘被发卖时,人还活着呢。”楚玉婷心中暗自补充道,不仅活着,而且活得颇为滋润呢。
当然,这滋润程度自然无法与陆知府尚未被治罪,她还在陆家做姨娘时相提并论。不过,与其他一同被发配边关充军的人相比,她的状况已经算是相当不错了。
然而,有些话楚玉婷实在难以启齿,更不适合对时茜讲出来。至少楚玉婷认为那些话不应该从她一个未出阁的女子口中说出来。
押送人犯、罪臣家眷前往边关,绝非一件好的差事。这一路上,不仅路途遥远,还得风餐露宿,其中的艰辛可想而知。而且,在押送的过程中,会遇到什么样的状况,谁也无法预料,风险着实不小。
有些人可能会认为,押解人犯的官差能够从人犯身上榨取一些油水。但实际上,这种想法完全是错误的。
人犯身上的油水和钱财,早在他们被抓捕之初,或者被关进大牢之时,就已经被反复盘剥过好几遍了。
人犯身上凡是能够藏匿钱财的地方,都被搜了个遍,简直可以说是除了身上的毛发之外,再无其他可搜刮之物了。
有人或许还天真地认为,每个人都或多或少会有一些亲戚和朋友。当这些亲戚朋友得知自己的亲人或朋友遭遇不幸时,他们肯定会毫不犹豫地伸出援手,给予帮助和支持,就像雪中送炭一样温暖人心。
然而,这种想法实在是过于简单和幼稚了。俗话说得好:“拔出萝卜带出泥”,还有一句话叫“一人得道鸡犬升天”。这两句话虽然表述方式不同,但所表达的意思却是相通的。
后面那句话的意思是,当你飞黄腾达、有权有势时,不仅你的亲人朋友会跟着受益,就连你家里养的鸡和狗都能沾光。可前面那句则恰恰相反,当你遭遇不幸、陷入困境时,那些曾经因为你而得到好处的亲朋好友,也会因为你的牵连而一起受到惩罚。
而那些在你风光无限时没有沾到你光的亲戚朋友,恐怕早就与你断绝了联系。毕竟,在这个现实的社会中,人们往往更看重利益和关系。既然你已经无法给他们带来任何好处,他们自然也就没有必要再与你保持联系了。
那么,这些早已失去联系的人,又怎么可能在你被治罪的时候,冒着被牵连的风险去与你攀扯上关系呢?这显然是不太可能的事情。
因此,被发配边关的人犯,日子是很难熬的。他们身无分文,没有办法去贿赂押解他们的官差。
而那些押解他们的官差本来就对押解人犯去边关充军这样苦差事心怀不满,心里的怨气那可是相当大的。这怨气一旦大起来,自然就会变成戾气,于是乎,就常常会出现押解官差抽打犯人来取乐,甚至还有侮辱女犯的事情发生。
不过呢,这官差侮辱女犯,也不全都是被逼无奈的,其中也有一些是女犯自己心甘情愿的。而秦扶疏的姨娘,恰好就属于这种自愿的情况。
而原因吗,就是犯人的吃食和水都完全掌握在押解的官差手中。这些官差就是利用这一点,通过控制犯人的饮食和饮水,逼迫那些犯事的官员,把自己的小妾或者女儿送来给他们陪睡。
而秦扶疏呢,他有一副好皮囊,这可是随了他姨娘啊!所以呢,那些押送他们去边关的官差,自然就对他姨娘动了不少歪心思。
而秦扶疏的姨娘,原本就是青楼里的一名清倌人。因生的容貌姣好,身姿婀娜,故而被一商贾相中,买下后当作礼物送给了陆知府。
而陆知府对这送上门的美人儿自然是喜爱有加,便将其纳为妾室。
然而,秦扶疏的姨娘的命运却并未因此改变。在陆知府被治罪充军边关的押解途中,得知那些负责押解的官差对自己心怀不轨。面对这样的情况,秦扶疏的姨娘并没有选择坚守贞操,而是与那些押解官差一拍即合。
表面上看,似乎是这姨娘不知廉耻,受不了路途的艰辛,才会如此堕落。但实际上,真正的原因却是秦扶疏无法忍受饥饿的折磨。
在押解的路上,秦扶疏实在难以忍受饥饿。于是,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