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锦旗之念,巧妙地将时茜向皇帝讨锦旗之事传扬开来。
百姓们闻听时茜向皇帝讨锦旗一事,如醍醐灌顶,纷纷自发筹集银两,购置布匹,精心制作锦旗,而后送至妇救会,托时茜转交皇帝。
至于为何要将送给皇帝的锦旗送至妇救会,原因有三。其一,妇救会地位特殊,它并非衙门,而是女子们诉苦之地,百姓对其并无太多畏惧,视其如庙宇,将其中之人视作救苦救难的菩萨。
其二,妇救会由皇后、太后负责,送至妇救会便等同于送达皇帝手中。
其三,妇救会隶属于提点刑狱司,而送锦旗之举,正是提点刑狱司主官时茜的创意。
至于后面的四、五等原因,诸如送至宫门恐会阻塞宫门,造成诸多不便等等,亦是考虑周全。
当时茜将百姓们赠予皇帝的锦旗转交皇帝后,皇帝喜不自禁,嘴都合不拢了,尤其是时茜转交百姓们锦旗的次日,皇家血库的御医又呈上百姓给皇帝的第二面锦旗,盛赞皇帝发放乌梅丸之举,这让皇帝一连数日都喜笑颜开。
皇帝赞道:“贞瑾,乌梅丸一事,你功不可没。”
时茜赶忙说道:“圣上,您这话可就错了。”
皇帝疑惑道:“贞瑾,朕说错在何处?”
时茜解释道:“微臣贞瑾并非首功,您才是。若无您的鼎力支持,并且身先士卒地带领大家共同努力,贞瑾我至多能救助几百上千人罢了,绝不可能像如今这般,让西周的所有百姓都能受益。”
皇帝反驳道:“但若没有乌梅丸的药方,此事恐难成功。”
时茜回应道:“乌梅丸的药方,若是没有圣上及众人齐心协力,出钱出力,身体力行,那药方也不过是废纸一张。所以,归根结底还是圣上及大家共同努力的成果,贞瑾也只是这其中的一分子罢了。”
皇帝听了,不禁抚掌大笑,笑声如洪钟,在殿内回荡。笑罢后,皇帝说道:“时茜,你太过谦逊了。”众大臣也随声附和,对时茜的谦逊赞不绝口,皆言时茜在乌梅丸一事上居功至伟。
时茜赶忙摆手,说道:“你们就别再夸我了。你们便是把我夸上天去,夸出花来,我也没有好处给你们。我已将提点刑狱司和郡主的俸禄尽数捐出,如今囊中羞涩,实在是没钱请客吃饭了。
说到捐款,这里的每一个人都尽了自己的一份力,而我的两份俸禄加起来还不到一千两,自然不是最多的那个。别的人我不清楚,但圣上他可是实打实捐了五千两现银啊!
哎!圣上,您才是捐钱最多的那个人啊,再加上那些隐晦的实惠,这件事的功劳非您莫属。您想想看!您之后下旨,让各地州府衙门从官银中拨出银两补贴给制作乌梅丸售卖的药铺掌柜,那些拨出去的官银,那可都是您的银子啊。
所以,若是论功行赏,谁该请客吃饭,那自然是圣上您啊。”
大臣们听了,纷纷暗暗向时茜竖起大拇指。他们心中暗自思忖,趁着皇帝龙颜大悦,让皇帝请大家饱餐一顿,这个主意真是妙极了。毕竟这几件事,大家都出了力,捐了善款,可到头来,只有皇帝一个人得了面锦旗。
皇帝目光扫过一众大臣,看到大臣们纷纷对着时茜竖起大拇指时,先是一愣,随后爆发出一阵爽朗的大笑声。
这笑声仿佛能够穿透宫殿的墙壁,传遍整个皇宫。待皇帝好不容易止住笑,清了清嗓子说道:“哈哈,好啊!既然如此高兴,那朕今日便宴请诸位爱卿一同用餐。地点嘛,就定在后花园吧,咱们一起享用一顿丰盛的早膳。”说罢,皇帝微微侧过头,向站在一旁的徐公公吩咐道:“小福子,你速速前往御膳房,让那些厨子们熬制几大锅稀粥,再蒸上一些新鲜的鸡蛋来。记住,朕要与在场的每一位爱卿都能分到一个鸡蛋哟。”
听到这话,时茜不禁撅起小嘴嘟囔道:“圣上,您这就是打算请我们喝碗粥而已呀?”
皇帝闻言,脸上依旧挂着笑意回应道:“不只是粥哦,不是还有鸡蛋么。”
时茜可不依不饶地继续抱怨起来:“哎呀,圣上,您也未免太过小气啦!您可是堂堂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