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他们和北蛮人一样,觊觎大宁的富足已久,对此,大宁朝廷不得不防。
在这种情况下,大连朝廷也不敢贸然将三大铁军中任意一只抽调出来,最后只能是东拼西凑,凑出了三万杂军,派到宋州由宁远将军陈志统一节制。
有了这三万兵马,陈志总算稳住阵脚,还尝试着向北蛮大军主动发起了几次进攻,但收效甚微。
此时的北蛮人也不急于进攻,他们只是守着已占领的区域,一面就地制造一些大型的作战器械,一面悄悄地和大宁的一些商人联系,想购买一些战马。
对于北蛮人而言,只要有了马匹,作战就会轻松许多,在他们的骑兵横冲直撞之下,大宁人是抵挡不住的。
不过,北蛮人的购马计划进行得并不顺利,大宁虽然地大物博,但却并不擅长养马,所以,虽然有些商人抵挡不住北蛮人金钱的诱惑,但能提供的马匹也是有限的。
北蛮人绞尽脑汁,花重金求购了几个月,也只得到数百匹南方马而已,这些马无论体力还是耐力都很差,是很难在战场上发挥很大作用的。
就这样,双方的战事陷入胶着状态,又经历几次小型战役之后,双方各有损失,但都不能彻底击败对方。
慢慢地双方都停止了进攻,各自驻扎在宋州河的两岸,北蛮人在宋州占领的几个小城,倒是能供给大军的用度,他们也不需要担心吃穿问题。
可是对大宁而言,有这样一支军队在自己的腹地,实在是一件十分恼火的事情,大连朝廷为此事伤透了脑筋。
有官员向大宁皇帝刘构建议,既然叶鹰承认是大宁子民,那干脆调烈鹰军到宋州参战,反正他们有对付北蛮人的经验,双方谁胜谁败对朝廷而言都是好事。
不过,这一建议很快被否决了,烈鹰军已经占领颍州,要是他们派兵到宋州的话,到时候无论胜败,他们顺势占领宋州,那朝廷便犹如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来了。
战事陷入胶着状态,烈鹰军却得到意想不到的好处,那便是朝廷不再想着针对他们了,能让整个颍州将精力全部放在发展经济上。
“什么?你要去北蛮?”当叶鹰说出自己决定的时候,樊灵烟惊得一下子跳了起来。
“嘘,小声点,我们这里现在人员复杂,稍不注意便会将消息传出去。”看樊灵烟实在太过激动,叶鹰不得不制止了他。
“相公,你去北蛮干什么啊,那里现在有许多人都认识你,你要去的话实在太危险了。”一旁的甘香也忍不住说道。
“北蛮人若是源源不断的到宋州去,大宁很可能就完了,我要去将他们的道路截断。”叶鹰坚定的说道。
“北蛮人和大宁对上,不是更有利于我们的发展吗?”樊灵烟也在一旁低声说道。
“朝廷那帮人的死活我可以不在意,可是两国一旦大战,最难过的还是老百姓,我在宋州靠山村长大,可不希望那里的百姓在战争中遭到屠戮。”叶鹰说话的语气很慢,但是态度却很坚决。
“那我和你一起去,我现在已经进入三品境界,不至于成为你的负担。”樊灵烟又道。
“你可不能去,你留在颍州帮我打好掩护,一定不能让人知道我的行踪,我可不想再次被赵不三这样的人盯上。”叶鹰看着自己的妻子说道。
三日后的一个清晨,天还没有放亮,颍州城的大门刚刚打开,一些有急事的百姓便来到城门前,守卫士兵经过的简单的搜查后便予以放行。
“鹰……老大,咱们这是要去哪里呀?”刚出城门,一个樵夫打扮的大块头对他身旁年轻人说道。
“去北蛮,怕不?”那年轻人一转头笑着对大块头道。
“我怕什么?俺老祁从来都不知道怕字怎么写。”听到年轻人的话,那大块头将胸口一拍,扬着眉嚷道。
对话的这两人正是叶鹰和祁娇,不过此时他们经过一番乔装打扮,就算是熟人来了,不仔细打量的话也认不出他们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