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吕一的治疗,唐清醒多了。
同样清醒过来的还有宋老板。
一大早,他就差酒楼的伙计给吕一等人送来早点。
“林老板!
寻阳楼宋参为您送餐。”
唐推开院门,让进伙计。
伙计道:“恭请唐公子上复林老板,今日巳时三刻寻阳楼设宴,务必赏光,我就不多打扰了。”
说完把食盒递给唐,转身走了。
提着食盒,唐来到厅堂。
“吕宗,您看?”
“李多九呢?大清早跑哪去了?”
唐也坐下来,打开食盒,“多半是去书院了。”
将近中午也不见李多九回来,留了字条,二人赴宴寻阳楼。
还是之前的隔间,墙壁已粉刷一新。
宋老板也像白墙一样,绝口不提修仙之事,笑容可掬地款待二人。
在一座修仙闻名的城镇不说修仙还真是没什么话题啊。
“宋老板,我听说瓮城建筑南低北高,有什么说法?”
“哈哈哈,”
不提修仙就好,“林老板,这是按风水制定,并非迷信。”
“我们瓮城只有一口水井,便在街心。
全城用水都从这里取用。
这井水清冽甘甜,但从地下打出的水属阴,需要阴阳调和。
这井水被日光照射是最好的办法。
而这南低北高的规矩就保证了一年四季阳光都会照到井里。
每年冬至这一天是阳气最弱的一天,光线刚好在正午十分照到井底边缘。
这一天会在街心祭天祭祖,其实为的就是把大伙集中起来,不要在正午挡了井口的阳光。”
宋老板侃侃而谈,唐点头附和:“这井水用阳光照的习俗确实很多地方都有,但一般都是打上来之后放在缸里,想不到这里却是直接照井里的水。”
酒席的气氛好了起来。
回到住处,仍不见李多九。
吕一呆坐在桌旁。
书院里的经史子集主要收录的是《道经》,剩下的多是儿童启蒙读物,《三字经》、《弟子规》
主要讲的是无为而治、道法自然。
但又少了《南华经》这样的经典。
以阳光晒水真的那么重要么?以至于冬至还特意集中百姓祭天祭祖?这座城的大阵的能量来源就是古井,南低北高的建筑风格……
叮!
难道说古井是阳光转化能量的机关?
这城里绝不只有一座大阵,书院也有。
这些阵的功能无不是指向控制人的思想。
这和自己当年须弥大会时影响小镇修士群体情绪很像。
吕一拿出一个玉简输入:当群体聚合的时候,群体的智力会低于个体,甚至低到和群体中最低的那个人吻合;
群体的聚合会带来高度自信,可是一旦这个群体变得自信甚至傲慢,事情往往会朝着失控和可怕的方向变化;
群体的行动靠情绪来催化,可是他们自己却感觉不到。
收起玉简,李多九还没回来。
放出神识,他并不在城中。
“不好!”
吕一豁然而起,“他定是去了仙隐丛林!”
话音未落,吕一已消失不见。
唐赶忙追了出去。
仙隐丛林。
虽然是夏天,林子里却很阴冷。
李多九佝偻着身子,三步一回头地走着,时不时地在路上做些标记。
不远处偶尔传来伯劳鸟胡乱地叫声扰得人心惊。
但无论什么也阻挡不了他那颗向道之心,想到这里有些豪情万丈,短暂地驱散了恐惧。
祭台!
当李多九终于站在祭台前,他有些颤抖。
问题来了,怎么使用这祭台?
滴血怎么样?
蹭!
他拔出匕又收了回去,恭恭敬敬地跪在地上磕了个头。
“大胆的人类,你要做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