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殿下,老臣有事启奏!”
李恪看向说话者,原来正是那山东大儒卢受。
“卢大人身体近来可还安好?”
“本王可是听说,卢大人您在床上可是躺了整整三个月的时间啊。”
“若是身体抱恙,便可不必来上早朝了。”
李恪这一番话,就像是那刀子一般,狠狠地插在了卢受的心中。
卢受这刚愈合的伤疤,被李恪狠狠的揭开了然后撒上了盐!
卢受顿时被李恪怼的面色憋得铁青,但是又作不得。
李恪就是这样的性格。
若是像魏征这般,你敬我一尺,我便敬你一丈。
但是若是像卢受这般,你给我找不痛快,那我李恪也一定让你痛快不了!
卢受脸皮抽了抽,但还是硬着头皮道:“蜀王殿下,说笑了。
。”
“老臣这次,是有正经的大事要禀报!”
听到卢受少有的一次严肃,李恪也正言道:“究竟何事?”
“那便请卢大人说吧。”
“我李恪听着呢。”
虽然李恪对卢受的印象并不是多么好,但是涉及到了国家大事,李恪也是绝不会儿戏待之。
只见卢受从怀中掏出了一封信函,李恪示意锦衣卫将信函呈了上来。
“这是……”
李恪打开了信函,眉头皱了起来。
“殿下,这是我卢氏山东老家来的紧急家信!”
“山东……,已经连续数月未曾下雨。”
“山东大旱!
饿殍千里!”
“若老夫估计的差不多,用不了多长时间,山东的灾民便会涌入京师!”
卢受的此言一出,群臣皆惊!
李恪也没有想到,在自己上早朝的第一天,便会遇到山东大旱这样的紧急国事!
“如今山东大旱,诸位可有什么好的办法?”
李恪看向殿上的众人问道。
当然了,李恪并不是真的毫无办法,毕竟自己早些天种下的玉米和土豆都已经到了成熟期。
有了这些粮食,足可以解决一时的燃眉之急!
李恪之所以会向他们索问,只是想借机看一看这些大臣们到底谁有真才实学,谁是滥竽充数之辈!
“卢大人,既然这山东大旱之灾是您提出来的,那你就先说说,你有什么解决问题的办法?”
听到李恪的问询,卢受略作为难状,然后开口道:“启禀殿下,其实老臣也没有什么好的办法,毕竟老臣也不能凭空变出粮食出来吧?”
“咱们大唐本就是人多粮少,再加上大唐刚从战乱中安定,百姓饱经战乱之苦,本来百姓
家就没有余粮。
现在又经过了这么一场大旱灾,更是颗粒无收!”
“恐怕现在除了神仙之外,没有人能凭空变出足够赈济灾民的粮食啊!”
“但是……”
“我卢受虽然不能变出粮食,但是老臣愿意说服我卢家族人,拿出家族中富余的粮食,用来解决我山东父老的一时之危急!”
“这便是老臣的办法!”
听完卢受的回答,李恪才开始逐渐对这个冥顽不明的老头有了些许好感。
“没想到……”
“卢受大人还能有这般觉悟。
着实是让我惊讶了一番。”
“卢大人,若你真的能说服你山东卢家将家族之粮拿出来赈济灾民,朝廷是绝对不会让你吃亏的!”
卢受恭敬一拜:“那么,老臣便替我卢家多谢殿下!”
李恪摆摆手:“就这样吧。”
“退朝吧。”
“退朝”
随着早朝太监的一声话音落下。
李恪的第一次早朝也宣告了结束。
但是与此同时,山东大旱,饿殍千里的消息也是不出所料传进了正在养伤的李二的耳中。
“没想到恪儿上早朝的第一天,便是遇到了如此重大险峻的情况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