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超然又带着审视的眼神,绝非寻常看客。
“许都……除了曹氏亲族、颍川谋士,还有哪些势力?”吕布在脑中飞快地检索着混乱的记忆碎片。汉室老臣、各方势力的暗探……忽然,一个以“毒”著称的谋士形象隐约浮现——贾诩,贾文和!
是了!董卓旧部,张绣的谋士,后来劝张绣投降曹操的那位!历史上他此刻应在张绣军中,但或许……吕布的心跳陡然加速。如果那人真是贾诩,他为何会在许都?又为何对自己这个“将死之人”表现出兴趣?
这或许是一个变数,一个曹操掌控之外的变数!
几天后的一个下午,石室的门再次被打开。来的不是郭嘉,也不是荀攸,而是一个面容冷峻的军法官和两名甲士。
“吕布,奉丞相令,问你几句话。”军法官声音冰冷,不带丝毫感情,“你旧部魏续、侯成、宋宪等人,如今散落何处?在徐州可还有隐匿的财货、私兵?”
吕布心中冷笑,这是例行盘问,也是最后的榨取。他依着记忆,半真半假地交代了一些无关紧要的据点和人名。他知道,这些人要么早已星散,要么已被曹操清剿。
问答持续了半个时辰。军法官记录完毕,面无表情地起身离开。就在两名甲士紧随其后,铁门即将关闭的刹那,其中一名一直低着头的甲士,脚步似乎踉跄了一下,手臂极其隐蔽地在一堆准备好的干净衣物上轻轻一碰。
动作快如闪电,若非吕布全神贯注,几乎无法察觉。
门“哐当”一声锁上。
吕布的目光立刻锁定了那堆衣物。他缓缓起身,走过去,仔细翻检。在最下面一件粗布内衫的夹层里,他摸到了一小卷异常光滑坚韧的……帛书?
他的心猛地一跳,迅速将帛书藏入怀中,不动声色地继续整理衣物,耳朵却竖起来,仔细听着门外的动静,确认无人返回。
直到夜幕降临,石室内只有一盏昏暗的油灯,吕布才背对着门口,借着微弱的光线,小心翼翼地展开那卷小小的帛书。
帛书上只有寥寥两行字,笔迹瘦硬,透着一股冷冽:
“虎牢关前戟犹寒,
白门楼下雨未干。”
没有署名。
吕布的瞳孔骤然收缩!
这两句诗,像两把钥匙,猛地捅开了他记忆深处某个尘封的角落!
虎牢关前戟犹寒——这是说他吕布昔日虎牢关前的威风!
白门楼下雨未干——这直指他刚刚经历的生死劫难!
最关键的是这帛书的材质和笔迹!这帛书,并非普通绢帛,而是……而是与他记忆中,董卓麾下那位首席谋士李儒常用的密信材质,极其相似!而这笔迹,虽刻意变化,但那骨子里的冷硬算计,与李儒如出一辙!
李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