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给我留下的感触颇深,题目是我给加上去的,叫《农家院子》。
夕阳压山的时候,父亲扛着锄头牵着一头健壮的黄牛走进栅栏围拢的院子,名义所谓的院子却任凭鸡鸭毫不费力大摇大摆的出入,用杨柳树枝搭设在一起已经糟烂得不像样子一个勉强叫做家的地方。
父亲锄头挑着一捆新割的绿草,打算把绿草晒干等到山枯草黄的时候喂牛。
这样的草即使不加料也是黄牛最好的食料。
父亲放下锄头,黄牛伸着长长的舌头要吃地下的草捆。
父亲推了一把牛头,又拍了拍犄角说,在外面的草地你不可着劲吃,这可是给你留作备用的口粮。
黄牛的妈妈狸牛帮助这家里干了一辈子活,拉犁的时候从不踩苗,拉车的时候总是尽量躲着路上的坑包,只可惜老了,没有那么大的力气了,脚步也赶不上趟了,好在它的孩子黄牛长大了,狸牛把自己的脾气秉性还有一身的好活计都传给了黄牛。
有人几次上门要买狸牛,父亲知道他们的的手段,不忍让干了一辈子的狸牛变成别人餐桌上的一道菜。
把狸牛牵到几十里地外的集市卖给了一个陌生人。
尽管结局是一样的,但父亲心里尽量不去想这件事。
卖掉狸牛妈妈。
黄牛接连三天不吃草料,默默的站着流泪。
父亲看着黄牛也不吃不喝跟着默默的流泪。
在父亲想到以前卖掉黄牛妈妈的时候,孩子拎着一个大大的筐子吃力地走进院子。
筐子里装着新挖的半筐的野菜,父亲看到一脸不悦地说:怎么才挖这么一点。
孩子一脸惆怅地说:地里的野菜都让人给抢光了,我这还是挖得最多呢,连刚刚冒头的都挖来了。
妈妈热气腾腾的熬了半锅野菜粥,捋了捋垂在额头的头说:快吃饭吧。
爸爸看了看野菜粥说:不是跟你说过好几次了吗,夏天有野菜的时候要少放粮食,留点给小黄当料。
父亲把黄牛当做自己孩子一样叫小黄。
妈妈说:地里活那么累,孩子又在长个的时候,饭里不能没有一点粮食。
吃完饭,孩子要去写作业,放了学就去挖野菜,接连几天作业都没完成,不知挨了老师多少批评。
打开书,拿起笔跟本,孩子困得眼睛都睁不开了。
没写几个字就趴在饭桌上就睡着了。
妈妈抱起孩子放在炕上,让孩子安心好好地睡。
哈喇子顺着孩子嘴角流了长长的一条线,孩子嘴里还在喃喃地说着:作业还没有完成呢。
妈妈看着孩子默默地流着泪。
父亲躺在炕上盘算着秋后交完购粮,家里不再有多少剩余粮食,夏天还好树上有树叶,地里有野菜。
到了冬天可就难过了,又寒又冷,寒的是家里好几年都没添棉衣了,冷的是夜里呼呼的北风顺着结霜的窗缝墙缝可劲往屋里灌,想一想都害怕。
听说上边有救济粮,自己跟人家又没有好关系,又没好处给人家,不知能不能给自己分点救济粮。
明亮的月亮把院子照得亮亮的,黄牛趴在槽边不停咀嚼着白天吃下的青草,瘦弱的黄狗伸长脖子趴在屋门口静静地守护着屋里安睡的主人,让主人夜里能够安心好好的睡觉,明天还有繁重的活等着他们去干。
世路岂无穷?劳生何有限?苦乐几年华?人身怎长健?
鲁迅有句诗这样说过,“一人说,将来胜过现在:一人说,现在远不及从前。”
尽管意味深长,却不免使人越琢磨越有些不懂。
黄茂生说完,又补充了后面几句使人费解的话,但人们依然沉思在前面的父亲、母亲、孩子、小黄的故事里,并没有用心去听听也听不懂的话。
开始的玩笑变成了缄默,原本不允许抽烟的场所有人点起了一支烟深深地吸了一口,又长长的吐了出来,又把烟掐灭了。
这个没啥故事情节的故事像把锥子剜着这些身强力壮不以蛮力胜人而以技艺群的汉子们的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