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融融的阳光洒在三个人身上。席慕低着头,看了看怀里的宝宝,又看了看身边的周沁雪,笑道:“现在好了,我们都是你的宝贝,再也不用争了。”
周沁雪发现,席慕总有一大堆让人操心的小毛病。席慕总喜欢半夜起来看医学文献,不到凌晨不睡觉;吃东西口味太重,顿顿离不开辣和咸;出门还总忘带工牌,每次都要护士送到手术室门口。
所以每天早上出门前,周沁雪总要啰嗦几句:“晚上别熬夜,早点睡”;“吃饭少放盐,对身体不好”;“工牌记得带,别又忘了”。刚开始席慕还觉得周沁雪很暖心,会笑着答应“知道了,老婆大人”。
时间一久,他便也有些不耐烦了。一天早晨,周沁雪又叮嘱他“工牌记着拿,别又忘带了”,席慕边穿鞋边有些不耐烦地说:“知道啦,别念了,我又不是小孩子。”这话就像一盆水,淋得周沁雪心里发凉。周沁雪张张嘴,想说什么,最终还是把话咽了回去,默默地转身回了厨房。
那几天里,周沁雪没再“烦人”。席慕出门,她不说话了;席慕熬夜,她不闹了;席慕吃咸了,她只递一杯水。
可是,席慕反而更加不自在了。出门忘带工牌,被护士长说“席医生又忘东西了”;吃了太咸的菜,晚上口渴睡不着;熬夜到凌晨,第二天在门诊打瞌睡,患者问“医生是不是不舒服”。他才想起来,还是周沁雪好。那些烦人的叮嘱,全是藏在细节里的关心。
周五晚上,席慕下班回到家,手里拎着一束百合。他走到厨房,挠了挠头,有点不好意思地说:“对不起,前几天我不是嫌你唠叨。其实我知道你是为我好,我还不耐烦,是我不对。”周沁雪正在切菜,听到这话,忍不住笑:“我也不是故意要念你,就是担心你。以后我少念点,不过你自己也要注意。”
此后,周沁雪就将叮嘱写在便利贴上。“少熬夜”“带工牌”“多喝水”……一张张贴在席慕的手机壳上、白大褂口袋里、电脑屏幕边。席慕每每看见便利贴,心里就暖暖的。他再也不会觉得烦人,反而会小心翼翼收好,偶尔还故意问:“今天怎么没写便利贴?我都不习惯了。”
宝宝满一周岁那天,周沁雪看着朋友圈里同事发的保护区生态报告,心里突然有点空落落的。她想起了在保护区的日子:随队考察雪山植被,给游客做生态保护宣传,帮达瓦整理资料……那时虽然忙碌,却很有成就感。
现在宝宝大了,她很想回去上班,可又顾虑重重:宝宝还小,没人管怎么办?要是她忙起来,宝宝和席慕都顾不上了怎么办?席慕会不同意吧……这些心思,她在心里盘算了几天,都没敢跟席慕说。
一天晚上,席慕看出她的异样,坐在她身边,搂着她,轻声问:“是不是想回保护区上班了?”周沁雪有些吃惊:“你怎么知道?”她点点头,犹豫着问:“我想回去,可是我怕……”
“怕没人管宝宝?怕我不同意?”席慕打断她的话,握着她的手:“想去就去吧,宝宝我管着。我问过了,有个靠谱的保姆,明天就可以来试工。幼儿园也托人打过招呼,等宝宝再大点,就送他去,我下班就去接。”
周沁雪看着他,眼泪一下就涌到眼睛里了:“你怎么知道我想回去?”席慕笑了:“我看你天天翻保护区的资料,还给达瓦打电话,问什么时候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