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酝酿好了话立即顿住。
一旁的门童看到这一幕也傻了眼,读书人一般都是清高迂腐之人,鲜少有像景墨这样,第一次见明先生就送礼的。
还是一张平安符?倒是稀奇!
当明先生目光落在那张红符上的时候,不知为何,他烦躁的心情一下子被平复下来。
左手更是控制不住拿起那张红符,他打量起手里的平安符,很是满意。
原本到嘴边准备赶人的话,话一转,道:“将你平时的课业拿出来我看看。”
“是。”
在景墨拿课业的时候,门童就见明先生直接将那种红符放进了怀里,这还是门童第一次见这样的明先生。
一时间,门童有些分不清明先生这到底是对红符满意,还是对景墨满意?
看来这次明先生是一定会将景墨收为弟子,只要不将赵王得罪,门童也就放心了。
在明先生查看景墨的课业之前,明先生又询问了一些关于景墨在安喜镇读书的事宜。
十岁开始读书,读了三年,然后生了一场大病,病了五年。
刚刚恢复读书,才读一个月,就能考到安喜镇学堂第一名。
这样的苗子在安喜镇绝对是佼佼者,不过嘛,明先生还要再考察,于是他打开景墨给他的课业。
看过之后,明先生的表情变得逐渐认真起来。
景墨需要学习并改进的还有很多:“你接下来一个月要比平时更加努力,这样才能冲下这次县试。
我不是什么人都会收为弟子,虽然你是别人推荐而来,但是,我也不能破坏我的规矩、我的门槛,我不收连县试都过不了的学生。
计寅,把我那张桌上的书都捧过来给他。”
门童一听目瞪口呆,明先生这是收景墨为弟子,还是没收?
你若说收吧,他又说要景墨考过县试以后才收。
你若说没收吧,他又让捧书给景墨。
难道给书景墨,是为了好收下景墨给的平安符?
门童实在想不通明先生心中所想,不过,听到明先生的吩咐,他还是答应了一声,照做。
景墨手里捧了厚厚一摞书,接下来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要将它们全部看完,时间紧迫。
就在门童以为明先生用一摞书要将景墨给打发走的时候,他忽然又听到明先生说:“计寅,你带景墨去问云书院,让伏院长办理入学。”
门童闻言惊得瞪大双眼,随后若有所思地望向景墨。
景墨这张平安符送得值啊,虽然明先生没有收他为弟子,但是,却帮景墨办了入学问云书院。
要知道问云书院非常难进,必须经过考试才行,并且是问云书院自己特殊的考卷,只有考过的人才得以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