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太师。
性子耿直,或者说有些迂腐,食古不化的宋太师竖起眉头,意识到此事于礼不合。
“太子授课何其重大,岂能由一武夫指点?”
宋九龄坐不住了,一早起来,便乘车朝皇宫赶。
想着定要劝谏皇帝,收回成命。
只是进入皇城后,他又改了主意,拉开车帘,说道:
“先去东宫。”
宋九龄是个严谨之人,决定先去核实情况,了解下那百户的深浅。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若是有本事,还则罢了,若是当真如传言所说,老夫身为太师,定不能袖手旁观。”宋九龄暗忖。
“是,大人。”车夫闻言,调转了方向。
不多时,抵达詹事府,守卫见是太师车驾,赶忙通报,一名官员小跑着迎接出来:
“宋太师,您怎么想着来了?”
宋九龄吹胡子瞪眼:“老夫乃是太师,为何不能来?”
官员苦笑,解释说并非此意,说道:“太子眼下正在读书……”
宋九龄摇头:“不见太子。老夫听闻,陛下新委派了一名文学讲读,是个镇抚司的百户?可有此事?”
官员一怔,点头说道:“有的。齐讲读方才过来,下官将他送去文华堂那边了。”
已经来了?宋九龄意外,扭头重新上车:“去看看!”
车轮滚滚,又离开了。
……
……
秋风打叶。
房间内,当齐平似笑非笑,问出那句话来,原本气势汹汹的大儒们同时哑火。
感觉被打断了节奏……
背诵一篇文章毫无难度,但看齐平方才的意思,礼记这本书,恐怕都是滚瓜烂熟。
其余经典,大概也差不多。
这是大大出乎他们预料的,要知道,在这些读书人的印象中,武夫的形象是根深蒂固的。
齐平身上,也的确没有读书人该有的气质。
故而,没人想到他竟能做到这一步。
不过,在最初的惊诧后,几人很快回过神来,意识到此人大概也知道以武人的身份进东宫会遭非议。
故而提早恶补过这些。
也许,提早便想过,用这一招堵住他们的口,可是,牛嚼牡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