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而且,不论是听曲听故事,还是那教书先生的讲学,只要他听过一遍,就能复述个十之八九,而且还学的有模有样。
就连经常赶他走的那个教书先生都不得不夸这刘春生聪明。
可是在刘家的大人看来,这刘春生所谓的聪明根本就不能当饭吃,所以他们还是希望刘春生能长好身体,帮着刘家务农。
又过了几年,镇上来了一个戏班,刘春生便厚着脸皮一直在旁边听戏。
可每次等到一回唱完,戏班里的人下来请银子的时候,这刘春生因为没有银子就偷偷溜走。
几次下来,这戏班的人也发现了刘春生。
因此,有一次他们一唱完,刘春生刚要脚底抹油,却发现戏班的一个小姑娘已经托着一个盘子站在了他的面前。
如此众目睽睽之下,这刘春生自然避无可避,只能将身上仅有的几个铜板都放在了盘子上。
这戏班的小姑娘这才放过了他。
可是,那几个铜板是刘母交代他买米的。
若是买不回米,今晚大家就得挨饿了。
要是只有自己饿一回肚子也就算了,可自己的哥嫂和母亲干了一天的活,要是没东西吃的话,肯定吃不消,更何况还有卧病在床的父亲。
可是那仅有的几个铜钱已经给了戏班,自己又身无长物,无奈之下,这刘春生只能铤而走险。
他在街上来回走了几趟,观察了米店的情况。
随后,刘春生找了个机会,趁着米店的掌柜和伙计在里面清点东西的时候,偷偷装了一小袋米。
可是这刘春生也是第一次做这偷鸡摸狗的事,他在提着袋子离开米店的时候不小心漏了一些出来。
刘春生出生穷苦,自然见不得浪费,于是在手忙脚乱之下,想要把漏出来的米重新设法捡起来一些。
可是因为他这里的动静,惊动了米店里面的掌柜和小儿。
两人立刻追了出来,见到了还在捡米的刘春生。
刘春生做贼心虚,见到两人出来之后,立刻撒腿就跑。
其实,若是他镇定一些,那掌柜和伙计未必会怀疑他什么。
毕竟,刘春生只是拿了一小袋米,他们未必会察觉。
可是,刘春生这么一跑,他们自然立刻就意识到不对劲了。
因此,两人见状立刻朝着刘春生追去。
这刘春生本就有些瘦弱,再加上还拿着小半袋米,而那伙计年轻力壮,因此根本就没有费什么功夫,两人就把刘春生抓住了。
这刘春生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