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杯中轻轻晃动,“第五次加印五百万册!
不,一千万!”
他高兴的踱步到办公室窗前,俯瞰着法兰克福老城区的街景,这条街还是老样子,
汉斯·穆勒忽然灵机一动,像是想起了什么,转身对助理补充道:“哦,记得帮我给纽约的‘老朋友’们,寄一份我们最新的销售报告,务必附上一本烫金精装版的《龙族》,要特别说明,这是‘限量纪念版’。”
说完,他不知道想到了什么,突然哈哈大笑起来。
完全可以想象,当哥伦比亚环球出版社的总编收到这份“礼物”
时,脸上的表情,会是何等的精彩。
据业内小道消息,那位曾对《龙族》嗤之以鼻的总编,在董事会上面色铁青地承受着股东们的质询,而无言以对。
而当初那几个在会议室里交换着嘲讽眼神的英语区大出版社代表,早已悄无声息地离开了原来的岗位。
市场用最直接、最残酷的方式,给了所有短视者一记响亮的耳光。
……
记得有一位充满智慧的商人曾经说过:“在商业的荒野中,从没有稳赚的赌局与必赢的棋局。
唯有敢于押上筹码的冒险家,才有资格获得丰厚的回报。”
这正是这场关于《龙族》的商业冒险的真实写照。
《龙族》在龙国创造了单月两亿册的销售奇迹,但它在世界范围内的销售表现,也没让这些敢于投下重注的出版商们失望。
短短两个月内,《龙族》凭借其恢弘的想象力、触及心灵的普世价值、精准的本地化策略,以及全球出版伙伴的高效协作,成功斩获了三亿册的海外销量,缔造了出版界的又一传奇。
在这场盛宴中,每一位勇敢的参与者都获得了丰厚的回报:
莱茵河出版社凭借其强大的影响力,在欧洲大陆(英联邦地区除外)拿下了13亿的恐怖销量。
这仅次于《小王子》的销量,让他们赚得盆满钵满。
凭借成功引进《小王子》和《龙族》两大现象级作品,莱茵河出版社从欧洲出版巨头一跃成为独领风骚的欧洲出版界领头羊。
枫叶图书在北美卖出8ooo万册,完成了从一家加拿大中型出版社到北美市场新贵的完美逆袭。
泰晤士出版凭借6ooo万册的英国销量,不仅巩固了其在本土的霸主地位,更赢得了前所未有的国际话语权。
而南方大陆出版与太平洋之光则分别以25oo万册和5oo万册的销量,彻底掌握了大洋洲市场的话语权。
后者更是让《龙族》越书籍本身,成为了新西兰的一种文化现象。
而这些,也才不过是《龙族》行两册取得的成绩。
他们都知道,在接下来的《龙族3》中,他们将会获得更为丰厚的的回报。
市场终究以最公平的方式,慷慨犒赏了每一位具备远见与勇气的冒险家。
而那些傲慢的英语区出版商们,此刻正在品尝着犹豫与短视酿成的苦果。
那一份份销量报表,那一串串令人瞠目的数字,如同一把把利刃,毫不留情地刺穿着他们最后的骄傲。
在纽约、伦敦、悉尼的豪华办公室里,这些曾经不可一世的出版巨头们,此刻正集体陷入沉默。
他们眼睁睁看着那些“不入流”
的小出版社凭借《龙族》一路高歌猛进,而自己却只能在这股席卷全球的文化浪潮中作壁上观。
更令他们难堪的是,这场溃败不仅仅体现在冰冷的财务报表上。
因为这不仅仅是一次商业机会的错失,在出版行业这个依靠眼光与胆识说话的领域,他们的判断力遭到了前所未有的质疑。
作者和经纪人开始重新评估与这些“保守派”
合作的价值;投资者在季度会议上尖锐地追问为何会错过如此明显的市场机遇;甚至连自家编辑团队中都弥漫着对管理层决策能力的怀疑。
他们曾经以为的“谨慎”
,如今被证明是这个时代最昂贵的奢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