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压脊和低压槽意味着什麽,知道积雨云里藏着足以撕裂飞机的垂直气流丶冰雹和雷电。」
他指着一张航空例行天气报告的截图,上面是一串天书般的代码:
「比如这串『KLAX121852Z25015G25KT10SMSCT02520/15A2992』,你必须能在三秒钟内解读出它的全部含义。」
「洛杉矶国际机场,12日18点52分,风向250度,风速15节,阵风25节,能见度10英里,疏云在2500英尺高度,温度20摄氏度,露点15摄氏度,修正海压92英寸汞柱……」
「尤其是在阿拉斯加这种地方,气象更是决定生死的关键。你还要学会判断风切变丶山地波,以及飞机在云中结冰的风险。」
在广袤的荒野,天气是比任何猛兽都更可怕的敌人。一次错误的判断,就可能让你连发出求救信号的机会都没有。
接下来的几个小时,林予安像一块海绵,疯狂地吸收着这些知识。
他不仅仅是在阅读,更是在构建一个完整的飞行员思维体系。
空气动力学章节,他不仅理解了升力,更深入地研究了失速和螺旋的成因。
他了解到,当机翼迎角过大,导致上表面的气流分离时,就会发生失速,升力会骤然消失。
而如果此时飞机还伴随着侧滑,就可能进入更危险的螺旋状态。书中的每一张图,每一个警告,都像是在用前人的鲜血书写。
飞机系统章节,则像一本详尽的机械说明书,他从最简单的塞斯纳172的活塞式发动机原理开始学起。
然后深入到燃油系统丶液压系统丶电气系统,以及那些在电影里看起来很酷,但实际上每一个都关乎生死的驾驶舱仪表。
他必须在大脑中建立起一个虚拟的驾驶舱。
需要清晰地知道空速表丶高度表丶垂直速率表丶姿态仪丶航向指示器和转弯协调表,这六大金刚位各自的作用。
以及当它们在飞行中出现矛盾或故障时,该如何交叉检查,判断出哪一个有问题。
他甚至开始研究起了GPS和现代玻璃驾驶舱的工作原理,因为他知道,他未来拥有的飞机,绝不会是老旧的机械仪表盘。
航空气象学让他敬畏天空,而联邦航空条例则让他敬畏规则。
他了解到,天空并非一片自由之地,而是被各种无形的墙壁和高速公路划分得井井有条。
从A类到G类,不同的空域有着截然不同的飞行规则丶准入条件和与空中交通管制的通信要求。
比如,在繁忙机场附近的B类空域,未经许可闯入,后果可能就像一辆自行车冲上了F1赛道一样严重。
他又学到了目视飞行规则和仪表飞行规则的根本区别。
前者是看着窗外飞,适用于晴朗天气,飞行员需要自己负责,看到并避让其他飞机。
而后者则是在云中或恶劣天气下,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