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后将它们在顶部连接,像一本书一样打开,就能形成一个稳定的A字形帐篷骨架。」
他继续完善着细节:「框架的材料,不能用笨重的浮木,我需要轻便而有韧性的材料。」
他盯着草图,继续推演着下一步,他想着用细的桦木杆,来填充这两个框架,形成能够挡风的墙体。
但就在这时,他停下了笔,眉头微微皱起,发现了一个问题。
「这个方案,工序太繁琐了。」他用木炭划掉了草图上那两个独立的长方形框架。
「我需要先制作两个独立的框架,再对这两个框架进行二次的填充编织,整个过程耗时耗力,而且两个独立的部件,在连接处的强度也难以保证。」
他摇了摇头,在心里否定了这个初步方案。
「整个冰钓棚的核心,在于结构简洁和快速拆装,任何多馀的工序和连接点,都是设计的败笔。」
他盯着跳动的火焰,大脑飞速运转。如何才能用最少的步骤,构建出一个最稳固的结构?
一个念头如同闪电般划过脑海。河岸边那些成片的细柳树,是完美的选择!
「我陷入了思维误区……为什麽我需要独立的『框架』和『填充物』?」
「我根本不需要把它们分开!墙体本身,就可以是框架!」
「我会先挑选出几根最粗壮丶最柔韧的柳条,将它们直接弯曲成一个『A』字形,作为整个庇护所的龙骨和脊柱。」
他用几根小树枝在地上演示着:「然后,我会将这些A字形龙骨,以一定的间距平行排列。」
「接着,我会用更细的柳条,像织布一样,在这些龙骨之间来回穿梭编织,将它们牢牢地连接成一个整体。」
「这样一来,整个庇护所就是由编织本身构成的,它既是墙体,也是支撑结构。没有一根多馀的木头,重量可以降到最低,而结构却因为编织而变得极富韧性。」
他继续补充道:「这个一体化的设计,天然地解决了便携性的问题。」
「当我需要移动时,只需要将它从A字形压平成一块板子,就可以轻松地背在身上,它的顶部就是天然的柔韧『铰链』。」
「但是。」他指着草图的底部。
「这个A字形的两条腿,在搭建时需要被固定住,防止向外滑动。」
「这里,我们只需要一根可拆卸的横向拉撑杆,我会在A字形内侧离地约半米高的位置,用编织的手法,预留出可以穿过木杆的绳圈或柳条圈。」
「每次搭建时,将一根合适的木杆穿过两侧的绳圈,就能将整个A字形结构牢牢地撑开锁定。」
「拆卸时,也只需要把木杆抽出来就行了。所有的部件,都是为了快速拆装而设计的。」
一个轻便丶坚固丶可折迭丶一体化编织的移动冰钓棚的设计,设计稿至此完美成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