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具和窑顶封板制作完成后,林予安将它们放置在庇护所内一个通风乾燥的角落,让它们也开始自然风乾。
两天过去了,土窑表面的黏土摸上去感觉乾燥了不少,同时那个黏土模具和几块窑顶封板也已经风乾硬化。
林予安知道,可以进行窑体的最后处理了,对着镜头解释道。
「是时候对窑体进行低温烘烤了。」
「目的和制作箅子时候一样,为了彻底去除窑壁内部残馀的潮气,并让黏土初步烧结,增加窑体的强度。」
他从附近收集了一些乾燥的细小枯枝和引火物,小心地在土窑底部的火膛里点燃了一小堆火焰。
让微弱的火焰和热气缓缓地烘烤着窑壁,窑的顶部此时是敞开的,以便水汽能够充分散发。
这一次林予安是从早上开始烧窑,小火烧了数小时之后,开始大火烧制,一直到深夜。
林予安判断窑体已经充分乾燥并且初步烧结后,他才慢慢熄小了火,让它自然冷却一晚。
第二十三天,虽然这些天林予安差不多每天都会有条小鱼进帐,但是节目组的要求,前期平均每天钓鱼不能超过两条。
所以他的食物消耗还是有些快的,有些要见底的趋势,他需要加快速度来完善这项工程!
这段时间,他已经完全沉浸到了这项挑战中,尽可能的不用空间作弊,完全靠自己的能力。
「早上好,我的地面升焰窑,今天正式完工,可以投入使用了!」
「新窑建好,第一把火,我们就用来烧制这个陶砖模具和那几块窑顶封板。」
林予安拍了拍温热的窑壁,眼中充满了期待。
他拿起已经风乾的黏土模具和泥板,小心地从窑的顶部开口处,将它们放入窑室中央陶箅子之上,留有空隙以利于热气流通。
然后,开始在下方的火膛添柴。
这一次烧制,他格外谨慎,依然想一次成功!小火预热阶段,耐心地等待着,观察着窑顶开口冒出的水汽。
约两小时后,水汽消失,他开始逐步加大火力。
火焰在窑内熊熊燃烧,土窑的保温性能比之前的开放式火塘好了太多。
林予安不断添加乾柴,通过观察窑顶火焰的颜色和烟气状态来判断窑内温度。
当火焰变成明亮的橘黄色,窑顶几乎看不到黑烟,只有透明的热浪时,他知道温度已经达到了烧结陶器所需的程度。
这场高温煅烧持续了大约七八个小时。
林予安停止添柴,让火膛内剩馀的木柴烧成炭火后,便小心地将风乾好的,备用陶泥板一块块地盖在窑顶的开口上。
然后又用一些湿黏土将泥板之间的缝隙,和与窑壁接触的边缘封堵起来,同时也将添柴口封死,开始进行「焐窑」。
又过了一夜,当窑体彻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