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小厮与二门的关系
这里节选点原著:
第三回中:方是荣国府了。……那轿夫抬进去……将转弯时,便歇下退出去了。……另换了三四个衣帽周全十七八岁的小厮上来,复抬起轿子。众婆子步下围随至一垂花门前落下。众小厮退出,众婆子上来打起轿帘,扶黛玉下轿。
同样第三回:王夫人笑指向黛玉道:“这是你凤姐姐的屋子……这院门上也有四五个才总角的小厮,都垂手侍立”
第二十八回:焙茗一直到了二门前等人,……说着一径往东边二门(大观园)前来。可巧门上小厮在甬路底下踢球,焙茗将原故说了。小厮跑了进去,半日抱了一个包袱出来,递与焙茗。
我看了半天,才明白这后院不是一片的,贾母的二门,是那个垂花门;凤姐的二门,是那个大照壁前的门;大观园的门,就是二门。
能在二门上站着的,一是年纪小,二是长得清秀,这两种基本是起看门门童的作用。可以算二等小厮罢。另有一种是不站在二门,但有事能到二门,不算闲杂人等的小厮,如贾琏的旺儿、兴儿,如宝玉的焙茗。这应该是一等小厮了。
3、“君子万年 福禄宜之”语出《诗经·小雅·鸳鸯》
鸳鸯于飞,毕之罗之。君子万年,福禄宜之。
鸳鸯在梁,戢其左翼。君子万年,宜其遐福。
乘马在厩,摧之秣之。君子万年,福禄艾之。
乘马在厩,秣之摧之。君子万年,福禄绥之。
大意是:为君子——也就是自己的爱人,祈福,希望他能得到福禄,并平安,长久的享用。(据说此乃最早以鸳鸯喻人的诗句,是以全贴出来,供看官们赏析。)
4、“君子”、六德、玉
君子一词,早见于《周易》爻辞引用,例如〈干〉卦九三:君子终日干干,夕惕若,厉无咎。。所以此词早在西周初年就已使用。若是爻辞确为文王所作,则更是在殷商末期就已使用。
(原来君子,已立世于几千年了,叹……)
君子六德:仁、义、礼、智、信、厚
君子与玉:《五经通义》诠释道;“温润而泽,有似于智;锐而不害,有似于仁;抑而不挠,有似于义;有瑕于内必见于外,有似于信;垂之如坠,有似于礼”。这样说来,所谓仁义礼智信五德,玉都具备了。
“君子比德于玉”:《礼记聘义》)中记载了孔子的一段话,“昔者君子比德于玉焉。 温润而泽,仁也。”
“言念君子 温其如玉”:出自《诗经 秦风 小戎》“小戎俴收,五楘梁辀。游环胁驱,阴靷鋈续。文茵畅毂,驾我骐馵。言念君子,温其如玉。在其板屋,乱我心曲。”
“君无故,玉不去身”:出自《礼记·曲礼下第二》。“君无故,玉不去身; 大夫无故不彻县,士无故不彻琴瑟。”君子比德于玉,佩玉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