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看着是好的,就这样成了。
“老人把刻着年月日的龟甲用骨钉并排钉在了墙上。
某一年,当谷子又成熟的那一天,老人做了一根绳子,在绳子的起端打了一个结,挂在那根钉着年的骨钉上。
他又做了第二根绳子,在绳子的起端打了一个结,挂在那钉着月的骨钉上。
他又做了第三根绳子,在绳子的起端打了一个结,挂在那钉着日的骨钉上。
他看着是好的,就这样成了。
”
第二天,当太阳从东方升起的时候,老人就在那第三根绳子上打一个结,两结相距一个拳头,日复一日,从不间断。
绳结越来越多,绳子越来越长,一直拖到了地上。
“有一天晚上,老人夜观天象,星光暗淡,一轮满月挂在天上,于是老人在那第二根绳子上也打了一个结。
位置和当日第三根绳子上最新的那个结对齐。
月复一月,从不间断。
绳结越来越多,绳子越来越长,一直拖到了院子里。
“有一天,又到了谷子又成熟的日子,农人载禾而归。
于是,老人在那第一根绳子上也打了一个结。
位置和当日第三根绳子上最新结的那个结对齐。
绳子已经有36米多长了。
年复一年,从不间断。
绳结越来越多,绳子越来越长,一直伸到了远方。
为了管理方便,老人每年都把绳子盘起来,每根绳子都盘了12圈,形成1米直径的圆。
“当第19个年结产生的时候,老人一共打了月结5个,日结694o个。
”
老人掐指算了一下,一个年结平均对应了36525个日结,一个月结平均对应2953个日结。
“当第二十个年结产生的时候,老人觉得自己的生命快走到了尽头,他叫来了他的儿子,让他继续完成他的结绳工作。
“老人的儿子想:一年太长了,可以把一年分成四份,每一份叫一季,这四季对应着春夏秋冬。
“春夏秋冬,寒来暑往。
四季的变化摆在那里,它们总是跟年的周期同步。
但是年的在哪里呢?春天的在哪里呢?昼夜的长短也随四季而变化,冬天的夜是那么漫长,那么哪一夜是冬天最长的夜呢?
“禾又熟了二十回,老人的儿子也成了老人,他觉得自己的生命快走到了尽头,又叫来了他自己的儿子,也就是老人的孙子,让他继续完成他的结绳工作。
绳结越来越多,绳子越来越长。
“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老人的孙子站在窗前,看着满天的乌云,他看不见今天的月亮了。
但是他知道,月亮一定在那里,如果不是这乌云的遮挡,今天一定有一个又大又圆的月亮。
现在他不用看桃花,也知道春天的来了。
他已经可以告诉农人,什么时候播种,什么时候禾熟。
只要记下上一年禾熟那天的日结,今年绳结的位置也是一样。
“禾又熟了二十回,老人的孙子也成了老人,他觉得自己的生命快走到了尽头,又叫来了他自己的儿子,也就是老人的曾孙子,让他继续完成他的结绳工作。
现在每根绳子都达到了22oo米长,每盘绳子已经盘了72o圈。
底部的绳子已经烂了。
他的曾孙子觉得可以对前面的工作作一个了结,又开了三个新绳子。
“就这样,一代一代地传承了下去。
禾熟6o次,就作一次了结。
最早结的那盘绳子已经烂掉了,不过不要紧,老人的子孙改进了方法,已经把那些记录在绳子上的信息,刻录在竹片上、木板上,烧制在陶土上。
一代一代地保存下来。
“定下季的有点难,老人的子孙想了很多办法。
除了白天观太阳,又增加了晚上看星辰。
天上的星宿在变化,北斗的勺柄在旋转,和四季相合的很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