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过大学的班超不相信西藏的这些神秘传说,随行的三十五人也不相信。
高海拔地区的季节交替特别快,刚过去三四天,赶到那曲边缘时,已从盛夏进入了初秋。
那曲这里是一片砾石草原面貌,零星长有几棵银杏,景色优美,云朵纯净,时常刮起一阵柔和的轻风。
那曲秋的风,起初微弱,淅淅沥沥刮卷银杏的小扇叶,旋转一个弧形的地毯曼舞,小巧玲珑,逐渐枯萎凋零。
蓦然回首漂泊在生命归宿的沃土上,伴点儿似泪泣的寂雨,素颜描绘,缠绵于多愁善感的婉约,触动凉意的芬芳,是冷,非寒;含蕴幽香的温柔,袭秋的矜持,隽永细腻,娓娓聆听,半屡烟丝,彷徨相思,吹拂浪子远方的落叶归根;追忆悲伤,逆流成河,尘埃落地,欲言又止的诠释。
冬虫夏草是藏民5月中下旬至6月底时采摘的,但一般会储存到当年的秋天大雪封山前售卖,而且可以物换物,黄金茶叶瓷碗麻布粮食都可以。
准备分开各自去收购冬虫夏草前,班超们正好遇见附近一座喇叭寺庙在集体举行一种特殊仪式。
喇叭寺庙背后是一片草坡,东南方是山脉高耸的悬崖,悬崖壁上散布几处突出的岩架,僧侣们好像正在用巨大的石块在250米高的岩架平台上建造一所山腰房屋的墙壁。
在距离悬崖脚250米处有一块宽约2米的平滑石板,中间已经凿出了一个深度约15厘米的碗状区域。
寺庙的主持高僧指挥几名僧侣牵领二头牦牛把一块高约1米长约1.5米的花岗岩巨石拖进碗状区域。
现场有四百八十多名僧侣参与活动,铺散开形成一个扇形矩阵,用13面铁皮鼓和6支长约3.12米巨型号角呈完美90度圆弧整齐对准碗状区域的巨石。
13面铁皮鼓的鼓面不是动物皮制成,而是生铁片制成,动物皮制鼓槌尖端包裹也是金属。
所有寺庙乐器的出声点距离碗状区域中心点为63米。13面铁皮鼓中,两翼分别有八面鼓与碗区巨石几乎一样大小,都是宽1米,长1.5米。另有四面鼓的体积是碗区巨石的1/3,宽0.7米,长1米。最中间有一面最小的铁皮鼓,宽0.2米,长0.3米。
大中小三种铁皮鼓的体积形成最佳比例,大型铁皮鼓与最小铁皮鼓的比例为1/125,中型铁皮鼓与最小铁皮鼓比例为1/41。
13面铁皮鼓和6支长颈号角都固定在指定位置的木架子,牢固扎实,扇形矩阵集中焦点对准碗区中心花岗岩巨石。
201位僧侣分别排列成19支小队,位于19个乐器后,平均每队约8至10人。
准备就绪后,寺庙主持高僧向最中间最小鼓鼓后的第一名僧侣喊叫一声,表示仪式开始。最小鼓后方的第一名僧侣发出一个信号指令后,所有乐器后的第一名僧侣开始敲鼓和吹长号角,再后面的所有僧侣也开始吟诵祷告念一种奇怪音律的经文。
伴随着乐器演奏声和念经声越来越快,越来越震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