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耳机,手里打着字,以为这样效率高,其实什么都没做好。
&0t;
林修远感到一阵烦躁。
&0t;王师傅,我尊重您的传统观念,但现代社会就是这样的节奏。
您知道我们行业最顶尖的人才怎么工作吗?他们可以一边视频会议,一边修改方案,同时处理三四个项目。
&0t;
&0t;然后呢?他们快乐吗?&0t;老王反问,&0t;做出来的东西有灵魂吗?&0t;
&0t;这不是关于快乐,是生存!
&0t;林修远声音提高了几分,&0t;您知道现在房价多高吗?知道养一个孩子要多少钱吗?不拼命工作,怎么在这个城市立足?&0t;
茶馆里其他客人投来好奇的目光。
老王不为所动,又倒了一杯茶。
&0t;我六五年开始学徒,一个月工资五块钱。
结婚时连张像样的床都买不起,自己打的。
&0t;他指了指林修远手中的小木人,&0t;但我做的每件东西,买的人都珍惜至今。
为什么?因为我做的时候,心里只有它。
&0t;
&0t;那时代已经过去了!
&0t;林修远放下茶杯,力道有些大,茶水溅到桌上,&0t;现在讲究的是快迭代,流量变现。
一个方案花一个月精雕细琢?客户等不了,公司等不了,市场更等不了!
&0t;
老王静静地看着激动的林修远,突然问道:&0t;你今天为什么坐在公园长椅上?&0t;
这个问题像一盆冷水浇下来。
林修远想起赵总失望的眼神,ce0冰冷的警告,还有那个因为自己分心而出错的关键数据。
&0t;我犯了个错误。
&0t;他低声承认。
&0t;一心二用的结果。
&0t;老王点点头,&0t;年轻人,我不是反对进步。
但人脑不是电脑,不能同时高质量处理多件事。
你所谓的多任务,不过是快切换,每次切换都要消耗精力。
&0t;
林修远想说些什么反驳,却想起自己昨晚疲惫不堪却仍强迫工作到凌晨的状态,以及今早在提案时混乱的表述。
&0t;试试看。
&0t;老王从木盒里拿出两个小木块和两把刻刀推给他,&0t;同时雕刻这两个。
&0t;
林修远拿起工具,尝试同时操作。
不到一分钟,左手的小刀就划伤了右手拇指。
&0t;看到了吗?&0t;老王递给他一张纸巾,&0t;手尚且如此,何况心呢?&0t;
林修远按压着伤口,疼痛让他清醒了几分。
&0t;但我的工作性质不同&0t;
&0t;本质是一样的。
&0t;老王打断他,&0t;你分给每件事的注意力越少,出错的可能性就越大。
今天是一个数据,明天可能就是一个重大决策。
&0t;
两人的争论持续到黄昏。
离开茶馆时,林修远的心情复杂。
他无法完全接受老王的观点,却又无法否认其中的道理。
&0t;谢谢您的茶。
&0t;林修远勉强笑了笑,&0t;但我得回去处理危机了。
&0t;
老王从木盒里拿出那个小木人递给他。
&0t;留着吧。
等你决定一次只做一件事时,再来找我。
&0t;
接下来的两周,林修远试图证明老王是错的。
他更加拼命地工作,同时推进五个项目,每天只睡四小时,靠咖啡因维持清醒。
手机、电脑、平板三屏联动,会议一个接一个,他甚至开始在健身房跑步时回复邮件。
然后,灾难再次降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