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章 紧握舆论风向
《世界新闻报》这篇文章的具体内容是这样的:
近日,我市商业圈内流传着一些令人颇感不安的传闻,事关一位来自大西洋对岸的显赫人物。此人年轻而富有,在其本土及殖民地积累了令人瞠目的财富,其名号常与某种璀璨却冰冷的矿物紧密相连。他甫一抵达我们伟大的共和国,便以其惯有的、帝国总督般的傲慢气派,入驻本市最豪华的酒店套房,俨然一位现代克罗伊斯(本报注:古吕底亚国王,以巨富著称)。
然而,这位绅士所带来的,似乎并非只是他鼓胀的钱袋,还有一套与我们纽约——乃至整个美利坚——所珍视的公平、诚信、契约精神格格不入的商业哲学。
据多位与本专栏有密切交流的可靠商人透露,这位先生正在为本市一些极佳的地产项目进行谈判。其手段之精妙,足以令任何一位诚实的企业家为之脸红。其策略的核心,似乎是精心编织的误导、对事实有选择的隐瞒,以及利用不对等的财力进行恫吓与压榨。他仿佛将曼哈顿的第五大道,视作了其非洲矿场外的又一片可供其随意圈占的“疆土”,而本地的产业主,则成了他可以随意摆布的土著酋长。
我们不禁要问:这便是旧世界贵族阶级所引以为傲的“品德”吗这便是那些靠着祖荫与特许状、在议会中高谈阔论“文明”与“进步”的绅士们,所奉行的商业准则吗
一个人的财富,或许能为其买来头等舱的船票、酒店里最好的房间,以及一群趋炎附势的谄媚之徒。
但是,财富永远无法购买,也永远无法替代的,是诚信的品格与良好的声誉。这些品质需要经年累月的培养,却可能因一两次不光彩的行径而毁于一旦。
纽约的商界并非蛮荒之地。我们见证过无数巨富的崛起,他们依靠的是眼光、勤奋,以及最重要的——一言九鼎的信誉。我们以警惕的目光,注视着任何企图用殖民者的手段来污染我们商业环境的行为。
我们呼吁本市的每一位产业主与商人:在与那些背景显赫、却可能道德模糊的外来者打交道时,务必擦亮眼睛,谨守底线,详细审查每一份文件的条款。切勿被其表面的光环与庞大的报价所迷惑。要记住,一个真正值得信赖的伙伴,其最宝贵的资产是他的签名,而非他的支票簿。
我们将持续关注此事。
拉里看完这篇报道,简直拍案叫绝!!
谁说黄色新闻不好了谁说黄色新闻的作者只能叫“写手”,不能叫“作家”了
这篇新闻雄辩式的说明,黄色新闻也能写出普利策奖的味儿来,也能出大师文笔。
这篇文章丝毫没有点出对方的名讳,但又在各个地方疯狂暗示塞西尔罗兹的身份。
什么“来自大西洋对岸的显赫人物”、什么“名号常与某种璀璨却冰冷的矿物紧密相连”、什么“帝国总督般的傲慢气派”……
这些指向的都是钻石、戴比尔特,和时任南非开普殖民地殖民官的塞西尔罗兹。
只要是上层人士,对国际商业稍有了解,就马上能猜到此人就是塞西尔罗兹。
当然,绝大部分普通人是不知道,但这才是这篇文章的妙处所在,因为普通人会好奇、会打听——到底这个不知廉耻的家伙是谁
公众越好奇,这篇文章的潜在影响力就越好!
不过,在拉里看来,这篇文章最妙的还不是这里,而是作者在暗中引导的“对立”。
比如“旧世界的‘绅士’”、“贵族品德”,这标题的定性,就能挑起美国民众对欧洲老牌贵族的天然不信任感!
另外,所谓“靠着祖荫与特许状”,这能强烈暗示他的成功并非全靠自己的努力,而是有特权部分。当然,这并不完全是事实,但能煽动大众的情绪啊!
“在议会中高谈阔论‘文明’与‘进步’”讽刺了其人的虚伪;
“将其非洲矿场外的又一片可供其随意圈占的‘疆土’”则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