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黄祸,对他们很鄙视。
而且,就是罗斯福本人,把《排华法案》从临时法变成了永久法。
拉里举自己熟络的例子时,并不想直接说中国,而是先拿伏尔泰迭甲。现在,罗斯福明显感兴趣了,才继续说道,
“其实不只是伏尔泰,还有英国学者莱布尼茨,他对考试选官制度也非常推崇。”
罗斯福更感兴趣了,忙催问拉里具体情况。
拉里把科举考试制度大概说了下,并且回答了罗斯福几个问题,然后才总结道。
“其实您不需要对文官改革感到困惑,因为这种官员考试制度已经被践行了一千多年了,是值得参考的。您不会因为他是中国人的制度就觉得太过落后吧”
罗斯福还沉浸在思路忽然被打开的震撼过程中,听到拉里的询问,忙摇头道,“不不,我长这么大是第一次知道中国人曾经有这样超前的官员任免制度,怎么说呢……非常超前、非常好!说实话我都不敢相信这是中国人能做到的事,还是在欧洲中世纪时……”
“是在欧洲还没有陷入黑暗时代那时就有了科举考试制度。”拉里笑着纠正了一句。
心说看罗斯福的反应,原来他也不是个种族主义者,他讨厌中国人,可能就是不够了解,和此时白人天生的傲慢,也不屑于去了解。
“嗯,您说的很对。”罗斯福还处于沉思中,随即他抬头问道,“利文斯顿先生,您简直是个……神童,这么小就博闻强记,知道这么多冷门的历史知识,您是在哪个大学上学的”
拉里一怔,忙摆手道,“……我没有上过大学,这只是随便了解一下!”
罗斯福皱眉摇头道,
“不不!利文斯顿先生,恕我冒昧,我开始就以为您是个青春期的小孩子,但您对于历史的把握,和刚刚解释科举考试制度的携纲提领,这让我非常受教。您肯定是个天才,或者这样说,您应该将您这样的天赋利用起来,将更多的其它文明的知识介绍给我们,这会造福整个美利坚的!”
说着话,罗斯福脸上露出了钦佩和恳切的神色。
拉里也有点惊讶了,心说今天装杯是不是有点过了,怎么罗斯福都上升到“造福美国”这个高度了
不过看罗斯福这个表情,他也不像是在客气,这人的性格挺耿直的。
估计这些问题在他心里缠绕很久了,这次自己介绍了中国科举考试的经验,一下使得他拨云见日、思路澄明了。
西奥多罗斯福说完了这些话,皱着眉还在不住的沉思,过了一会才认真的说道,
“利文斯顿先生,其实我们也一直在参考大英公务员录用制度在改革,但你知道吗现实阻力很大,就是那个1883年彭德尔顿法案当时就规定了文官中立,甚至我所从属的文官委员会就是这个法案的产物。可结果并不如人意,不是什么法案生效之后就能自动执行的,我之所以被总统先生依仗,并且坐在改革者这个位置上,就是因为《彭德尔顿法案》几乎形同虚设……”
拉里眉毛挑了挑,看着罗斯福一脸认真和恳切,心说这是他在真心求教了……
想了几秒钟,拉里淡淡的说道,“对政治我并不是很懂,但我却知道,每个改革者都将会面对现实的重重阻力,就如同刚刚我对你说的中国科举制度,也有无数的帝国官员为了革除弊病而前赴后继,或成为英雄流芳百世,或成为同僚的公敌,最后陨落尘埃。”
说着话,拉里脸上微微有些无奈的说,“但事实上,中国人的改革者中,失败的远比成功的多。因为改革本来就是一件非常难的事。中国人也说,触及利益比触及灵魂还让其它官员难以忍受。”
罗斯福身体前倾,眼中都是淡淡的哀伤,“这是难以避免的,哦,你这么说,我越发想了解一下当年那些中国官员是怎么做的了。”
拉里笑了笑,“我也是听人说的,具体不是很清楚。反正我听说,读史可以明志,也可以知道前辈们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