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祺还没有参与过靖难。
这就是最让天下人好奇的地方,他们怎么也想不通,李祺是怎么得到皇帝信任的,在永乐元年到永乐三年初的那一年多时间中,李祺几乎得到了无上的权力。
其实朱棣自己也说不清,首先必然是李祺有卓绝的才华,从夺位根基到后续的所有善后,几乎全部帮他安排妥当,而且在铸就了“阙前问天下罪”的历史名场面。
直到如今都是民间津津乐道之事,且必然留名青史。
而后大概是李祺从不居功,怀有一颗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心,李祺劝谏却从不让他生气。
怀着一颗赤诚之心,而为天下事!
和李祺相处的那一年多时间中,朱棣觉得李祺哪里都好,古代那些著名的贤臣、忠臣、良臣,都比不上李祺,远远比不上李祺。
他一直希望李显穆成为第二个李祺,李显穆也没有让他失望,几乎每一件事都办的完美。
同样有一颗赤诚之心。
如今李显穆话还不曾说出口,朱棣甚至都隐隐能够猜到李显穆要说什么——
李显穆环视着殿中的所有人,他见到肃然的文官朝臣,见到汗津津的太子,见到岳父英国公颔笑望着他。
“如果有一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