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已乱成了一锅粥,更别提从京杭大运河运粮草,按理说早就该断粮了。
但是元朝大部分的粮草是从海上走的,所以中原打的再乱,只要张士诚还给元朝输送粮草,那些王公贵族就能在大都苟延残喘!
等到张士诚被太祖高皇帝击败,那些往来于江南和大都的粮草瞬间便被切断,大都的蒙古王公,便只能灰溜溜的回到草原上去!”
这下所有人都知道李显穆想要说什么了,他真正的目的根本就不是停掉下西洋之事,而是为了把下西洋的船队用来运粮!
“你想要重开海运”
李显穆肃然沉声,“陛下,从运河运粮,所费极多,而且时间极长,江南再富裕,也必然会被拖垮,这一路上的所有转运漕工,都会疲于奔命。
若是走河运,那迁都北京,真的就成了一桩祸事,微臣的父亲、微臣,以及所有谏言迁都的人,都会成为大明的千古罪人!”
朱棣闻言只觉眼皮都在直跳,其余众人也都心惊胆战,实在是李显穆这番话说的太严重了!
千古罪人!
李显穆甚至把他的父亲也加入了进来,这更让所有人明白了他的坚决。
“元朝使用海运,从江南出船,到达天津卫和大都,只需要十天,一年能够转运三百多万石粮草!
我大明的船只制造更为发达,一年甚至能够转运五百万石的粮草。
而其路途上的耗费,只有河运的十分之一!
若是走海运,陛下北征岂止一次,便是五次,粮草也绰绰有余!
走海运运粮,顺天才是真正的顺应天命之地!”
运粮时间极短,中途所耗极少,海运几乎是完美的运粮方式。
后世明朝和清朝,却被官僚集团所裹挟,其统治者也畏惧大海,导致一直到了清朝末年的时候,才开始改为海运。
“海运当真如此完美”
朱棣见李显穆言之凿凿,亦不禁再问,他心中如同明镜,当初迁都北京,大多数人反对的原因,就是北京周围太过荒芜,江南的粮草转运过来所耗费极多。
“以运粮而言,的确完美。”
朱棣听懂了其话中未尽之语,“那就是说有不妥之处”
“若是传递军情等,自然还是从运河而行更快,海运的好处在于,能够将极其笨重的东西,快递转达。
而且,海上是有海盗的。”
李显穆并没有回避海运的问题,“比如说那些从日本国流浪出来的倭寇,就会造成危险。
这就需要郑掌印麾下的下西洋船队了。”
郑和恍然。
他方才还想说,下西洋的宝船,其中很多是不能用来运粮的,那都是打仗的船。
“用西洋船队来为大明的粮船护航
倒是不错,若是不远行万里的话,其大船靡费并不多,节省下来的钱财,绰绰有余,这便是你的想法”
“陛下,不仅如此。”
李显穆微微挑起一个笑意,但是说出口的话却冷冰冰的,“对那些倭寇要主动出击,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呢
海运的路线是这一条,我大明的船既然要从这里走,那这里自然就是我大明的疆域了。
只不过这疆域在海上而已。
日本离得那么近,还有夷洲、琉球,这些国家都要听话,我大明才安全。
微臣看,我大明有必要在这些地方都安置一些军队,不时巡航,打击海盗,以保卫我粮道安全。”
朱棣很快就意识到了另外一件事,他指着堪舆图上交趾的位置,“朕记得张辅说过,这里是一处上佳的可以建造海港的地方。
按照你的说法,若是朕在交趾这里布置一支军队的话,岂不是能从京城直接南下,不走陆地就直达交趾,从京城到江南十天,从江南出发,到这里也不过就是十天吧!
二十天内,我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