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被废后,众成年皇子开始蠢蠢欲动,各自盘算着心中的小九九。其中,以二皇子和八皇子最为活跃,他们明里暗里地拉拢朝臣,试图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
朝中的局势也因太子的废黜而变得愈发复杂,臣子们也开始纷纷站队,试图在这场储君之争中为自己谋取最大的利益。
仁康帝看着乱成一锅粥的朝堂,非但没有制止,还不停地添油加醋,煽风点火。
今日看重二皇子,明日赞扬三皇子,后日又对五皇子的诗词赞不绝口,一时间,宫中流言四起,人心惶惶。
众皇子间的暗斗也从幕后走到了台前,朝堂之上,常有因立场不同而引发的口角之争,甚至有几位老臣因承受不住这压力,纷纷选择了各自的阵营。
同前朝相比,后宫争斗的手段更是层出不穷,在没人注意的角落里,不知又新添了多少冤魂。
如此又闹了小半年的时间,朝中的局势总算是稳定了下来。
经过几个月的休养,贾赦总算可以不用再天天喝那些苦药汤子。虽然表面看起来还是一副病怏怏的模样,但内里却比任何时候都要好。
贾源自上次撞柱后,身体是一天不如一天,蒋老夫人也是一个月里有二十天都在请医吃药。
随着天气越来越冷,夫妇二人是彻底的躺在了床上。
腊月初一这天,贾源的精神是前所未有的好,他挣扎着从床上坐起,靠在床头,目光温和地看着窗外飘洒的雪花,似是在回忆着什么。
看着这样的贾源,贾赦只觉喉咙仿佛被堵住一般。自重生以来,他殚精竭虑,只想能改变贾氏一族的命运。
然而,上天仿佛是在跟他开玩笑一般,他到底还是没能护住自己的祖父。
“赦儿。”贾源笑着对贾赦招了招手,贾赦连忙上前,坐在床边,紧紧握住贾源的手,眼中满是关切与不舍。
“祖父,您今日感觉可好?”贾赦的声音微微颤抖,他害怕,害怕这难得的好精神只是回光返照。
贾赦心中一紧,连忙正色道:“祖父,您请说,孙儿一定铭记于心。”
贾源的目光变得深邃,仿佛穿透了时间,看到了遥远的过去和未来。他缓缓开口道:“赦儿,自古就是花无百日红,人无千日好。有时候,跳出固有的圈子,换个角度看问题,或许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一门双公,贾氏一族的确实风光无限,但也因此束缚了你们的手脚和眼界。”贾源叹了口气,眼神中既有怀念也有无奈。
贾赦闻言,心中一震。他从未听过祖父如此评价贾家的过去,这让他不禁陷入了深思。
“祖父,您的意思是……”贾赦试探着问道,他想知道祖父心中真正的想法。
“赦儿,这些年,我们都太注重表面的荣耀和地位了。”贾源缓缓说道,“却忘了真正的家族根基是什么。是人才,是底蕴,是不断进取的精神。而这些,都是我们所欠缺的。
等我死后,你随便寻个借口,把除荣宁二府外的其余六房都遣送回金陵吧。天子脚下虽好,却不是他们能够安身立命之所。
金陵乃是吾族根基所在,让他们回去,一来可以重振家族在金陵的声望,二来也能避开京城这滩浑水,保全自身。”
贾赦闻言,心中大惊。遣送六房回金陵,这是他从来都未曾想过的事情。
“祖父,您为何会这么想?”
贾源轻笑一声:“赦儿,你可知‘树大招风’的道理?我们贾家在京城虽然风光,但也因此引来了无数嫉妒和算计。
如今,家族内部更是鱼龙混杂,不少人只知享乐,不思进取。这样下去,贾家迟早会败落。
金陵虽不如京都繁华,但那里是我们贾家的根,有着我们祖辈的汗水和智慧。”贾源的眼神中流露出一丝怀念,“金陵的风土人情,那里的族人,都是我们贾家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让他们回去,不仅是为了避开京城的纷扰,更是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