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sp; 杨艺菲看着她眼里的光,心里突然一暖。
“再来一条!”杨艺菲回到监视器后,对着对讲机喊。这一次,镜头里的杨红彻底放开了,旋转、跳跃、抬手、落足,每一个动作都带着泥土的芬芳和不屈的生命力。风吹得更急了,麦穗不停地蹭过她的裙摆,像是在为她伴奏,阳光透过麦芒落在她身上,给她镀上了一层金边。
“过了!”杨艺菲猛地站起来,激动地拍手,“红姐,你刚才那段太绝了,完美!”
杨红笑着跑过来,额头上的汗还在往下滴。杨艺菲赶紧从保温箱里拿出瓶冰镇矿泉水,拧开瓶盖递过去:
“快喝点水,歇会儿。”
杨红接过水,咕咚咕咚喝了两口,突然指着监视器:
“刚才那段能让我看看吗?我想知道哪里还能改进。”
“当然能!”杨艺菲拉着她坐在监视器前,手指点着屏幕,“你看这里,抬手的弧度特别好,还有这里,眼神很到位……”两人头靠在一起,小声讨论着刚才的镜头,阳光落在她们身上,把影子拉得很长,像一幅温暖的画。
旁边的工作人员们看着这一幕,都忍不住笑了。场记小李偷偷拿出相机,按下快门,把这帧画面定格——麦田里的阳光,监视器前的两人,还有远处飘来的麦香,都成了这个秋天最温暖的风景。
半个月后,《花样年华》顺利杀青。
杨艺菲带着后期团队没日没夜地赶工,杨红则忙着配合宣传,两人虽然忙得脚不沾地,却每天都要通个电话,分享彼此的进度。
这天,杨艺菲的工作室里格外热闹。助理小陈抱着一摞报纸和杂志冲进来,声音里满是兴奋:“菲导!红姐!咱们剧火了!豆瓣评分直接冲到8.9,各大报纸都在头版报道,网友全在夸红姐的舞蹈和演技!”
杨艺菲正在看后期剪辑,闻言立刻放下鼠标,接过小陈手里的报纸。头版上的照片正是麦田里杨红跳舞的场景,标题格外醒目——“田间舞者惊艳荧幕,《花样年华》口碑爆棚”。她飞快地翻到评论版,满版都是夸赞的声音:“杨红的舞蹈太有感染力了,看着她跳舞,我都想起了自己的梦想”“第一次见有人把农村题材拍得这么有诗意,菲导太会拍了”“林晚这个角色就是为杨红量身定做的吧,眼神里全是戏”。
杨红也拿起一本娱乐杂志,指尖轻轻拂过封面上的自己——照片里的她穿着剧中的碎花裙,站在麦田里微笑,眼神明亮得像星星。可翻到“网友评论”版块时,她的手指突然顿住了,一条刺眼的评论赫然映入眼帘:
“杨红能火全靠罗菲走后门,典型的关系户,听说啊,她和罗菲是一个村儿出来的,要是没有罗导,她连配角都拿不到。”
小陈凑过来一看,顿时皱起眉头:“这些人就是酸!红姐的实力大家有目共睹,从试镜到拍摄,红姐付出了多少,咱们剧组谁不知道?他们居然造谣!我现在就去网上跟他们掰扯清楚!”
“别去。”杨红突然开口,把杂志轻轻放在桌上,脸上没有丝毫生气的样子。她起身走到饮水机旁,给杨艺菲倒了杯咖啡,又给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