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本来努尔哈赤还给他回礼并约期再战,但这回不行了,努尔哈赤已经处于弥留之际了。只是后金秘而不宣,仍然打出大汗的旗号,大张旗鼓地撤兵。
中午高第收到袁崇焕的捷报,也知道自己完犊子了,没办法,附个请罪疏一起报上去吧。
而何雨柱的捷报,在二十四日拿下海州时,就已经快马加鞭送到旅顺,再乘船到秦皇岛,经这两个不冻港周转,飞马送往京城。
当然了,他的捷报里可没有关于大炮、步枪的内容,杀掉代善而不是拿活的去京城献俘,也是不想走漏武器的消息。
捷报里都是“苦战”、“不退”、“感念天恩”、“终于功成”这些内容。
战损都写成了1比1,斩获多少首级,他就损失了多少兵马,营造一种他实力大损、大概难以再取得更大成果的假象。
反正监军御史和分守太监是不会随军上战场的,他们也怕死啊,这大冷的天,在金州城安全又温暖的屋里吃着火锅唱着歌不好吗?
只要最后的首级和缴获验证无误,过程怎么样都由得何雨柱自己写。
正月二十七,捷报到达京城。
“皇上,辽南何总兵传来捷报,已收复盖州、海州,正继续向辽阳进攻。”现在宁远紧急,很可能危及山海关,皇帝很焦虑,魏忠贤也不敢喊什么大喜了,只能语气比较平和地汇报。
“拿来我看看!”朱由校精神一振。
去年落水后他就身体时好时坏,一直缠绵病榻,连木头都不爱玩了。最近宁远局势更是让他吃不好睡不好,现在终于收到一条好消息。
“好好好!何将军果然是国之干城!”朱由校看完捷报喜不自胜,情绪稍微平复后又问道:“宁远如何了?可有消息?”
“皇上,还是昨天的消息,鏖战两天,尚未陷落。”
“嗯,只要未陷落,就有希望,何将军逼近辽阳,奴酋得知,必然回师救援,山海关就安全了。”朱由校说到这里,又长叹一声:
“唉,熊廷弼的三方布置策确实生效了,奈何他本人丧师弃地,触犯国法...”
他娘的,人都在去年八月被你砍了,人头还传首九边,你现在惋惜个蛋啊!
“皇上,功是功过是过,您不必为此忧神,为国分忧是臣子的本分,您以国法治他,乃是明君之举啊!”魏忠贤一通歪理马屁奉上,他是真不想皇帝忧思伤神,希望皇帝长命百岁。
朱由校听了这话,果然表情变好。
要说他也不是个笨人,要不也不会抬阉党跟东林党打对台,他自己做裁判。
奈何年纪轻了点,手段不够,见识也不够,手下又是全国层层筛选出来的聪明人,说起话来大道理一套一套的,还能逻辑自洽。
他听了这个觉得这个对,听了那个觉得那个对,导致政策没有稳定性,能臣干吏也不能安心做事,帝国就在不断折腾中,越来越衰弱。
但这是长于深宫的皇帝的通病,也不能全怪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