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能藏人的山头都了解清楚。这才开始研究从曲阜到鳌山卫,再到大海边的夏河寨海巡千户所的路是怎么走的。
大少离开了曲阜后,一路沿着泗水,平邑,走蒙山山脉的官道,走得是晃晃悠悠,沿途的大小山头,沟沟壑壑也是观察的仔细,绘制得明白,比那专业游山玩水的徐霞客搞得还清楚。
路上遇见逃荒的难民,大少还会好心的给他们指一条生路,让他们到成山卫去投奔程千户,只要到了程千户的地盘,就能有饱饭吃,有田地种。
在这漫长的旅途中,他们偶然也会遭遇收过路费的响马,面对这样的情况,大少很是热情的亲自登上这些响马的山寨,与那些响马们进行一次深入而友好的交流。
这段路程总计不过六七百里,但大少一行人却花费了将近一个月的时间才走完。
在这一个月里,大少一行人不辞辛劳地又访问了沿途大大小小二十来座下山收他过路费的山寨。
每到一处,他都会以真诚和耐心去说服响马们,并试图与他们建立起一种相互信任的关系。
对于那些对他不太友好的山寨当家们,大少并没有采取特别强硬手段,而是以一种非常民主的方式来解决问题。
他通过与其他响马们的火力沟通和协商,总是能成功让这些不欢迎他的当家们很开心的寿终正寝。山寨都进行了自然替换,让山寨的管理更加合理和有序。
大少人还没走到目的地,种花无敌的大名在山东绿林中已经是相当的响亮,大有要坐上山东绿林好汉第一把交椅的趋势。
因为沿途又要绘制地图,又要替山寨的响马主持公道,大少的路走得是慢的不行。
沿途走走停停,二百人骑马一天只能走三十来里,真的是把游山玩水用到了极致,直到六月中旬才走到鳌山卫的地界。
留下二十人在卫城外绘制地图,又在城里留下五人绘制城市道路图,又留下五人进入夏河寨前卫千户所,绘制那里的地图。
自己也没在鳌山卫城停留,直接穿城而过,去了灵山卫。
到了灵山卫,程风依旧按惯例留下人手绘制地图。
他自己继续往前走进入大篙卫,在大篙卫又留下二十人后,大少身边只有一百三十人了。
不过下一座卫城就是靖海卫,过了靖海卫就是寻山所,也算是到家了。
终于抵达靖海卫,靖海卫大少没来过,只是进入卫所地界,发现这一片荒凉程度远胜其他。
比之当年的寻山所有过之无不及荒芜的土地,稀少的人丁,让一个卫所管辖区却充满了神秘和未知。
大少站在城门口,目光扫过城墙和城门,心中涌起一股莫名其妙的失望。
进了城后,他的护卫们迅速分成几个小队,四散开来。他们的任务就是绘制这座城市的地图,还有另外夏河寨前所、浮山前所、王徐寨前所、宁津所四处千户所,以便大少更好地了解这里的地理环境。
最后大少身边只留下了五十名护卫,他们跟随着大少,漫步在靖海卫的街道上,感受着这座城市的独特氛围。
街道两旁的房屋错落有致,风格各异,城里,除了人少一点,店铺冷清一点,但是没看到有什么流民乞丐之类的存在,反而感觉显得这个城市井井有条起来。
也许是因为这靖海卫与寻山所紧挨着,自从寻山所那一边的税务被千户所承包之后,那里的百姓再也不怕没银子交税。也敢种玉米土豆之类的粮食了。
不说吃得好吧,至少能吃得饱,也许是因为这个原因,造成靖海卫吃不上饭的百姓都跑到寻山所去了。
正当程风思索着靖海卫的状况时,突然前方传来一阵敲锣打鼓的喧闹声。
程风好奇,这在大街上敲锣打鼓的,莫非有什么喜事?他带着护卫快步走去,只见一群官兵正在敲着锣打杂着鼓,在那里搞宣传呢。
大少很是好奇,让护卫找了一家酒楼进去吃饭。等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