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80小说网 > 女生同人 > 苟在明末之自古英雄出少年 > 第164章 遵化城抄底捡便宜 东江兵永平遭算计

第164章 遵化城抄底捡便宜 东江兵永平遭算计(2 / 8)

上一页 章节列表 下一页
好书推荐: 龙婿叶凡唐若雪 神话起源 长生修仙,从蜀山开始无敌 清纯校花污蔑我,我才不救人了 交错时光的重逢 玄学甜妻:谢总今天续命了吗 和离后,误惹禁欲王爷夜夜失控 星际重生:我跟小萝莉贴贴咋啦? 结婚三年仍完璧,改嫁糙汉就多胎 神豪:男神成长日记

枪的威胁下逃往喜峰口。

也是二月十六日傍晚凌晨,占领遵化城的宋玉成收到阿济格已经逃跑,兴城已经是座空城的消息。

兴城不用打了,宋玉成马上派出吕俊豪带着一千人马前往兴城,去守住这个撤退的关键军镇。

当尹路正带着一万民兵到达兴城的时候,吕俊豪还在忙着救火,兴城里的大火都还没有熄灭。

二月十七日,尹路正的民兵队伍才到达遵化城,遵化搬迁行动正式开始。

经过三天的分类,把收集到的古玩字画,书籍等重点装箱保护。然后才是金银细软。

十八日,遵化城里,各种马车牛车骡车把大小街道装填了个满满当当,从各地抢劫汇集到遵化的金银珠宝,布匹,瓷器,古玩字画等等,整整装了四千多车。装粮食的车也有五千多辆,一次就运走近六万石。

只留下了上千口铁锅,数千斤的粗盐,和几百匹棉布,还有那堆积如山的陶锅陶碗不知该如何处理。

难民中会赶车的把式们也被征集起来,一家人一起,赶着一辆马车或者一辆牛车,前往迁安。

而那些从各地强制捆绑过来的百姓,在吃了几天饱饭之后,也开始被强制性的携带粮食迁徙。

宋玉成把粮食分散打包,十六~四十岁以下的男人,每人携带四十斤粮食,女人携带三十斤。四十岁以上的,男人携带三十斤,女人携带二十斤。

十~十五岁的小孩,无论男女,每人携带十五斤。十岁以下的小孩,五十岁以上的老人可以不用携带。

而实际上,这些难民里,根本就没有五十岁以上的,建奴抓苦力,可不会抓干不动活的老人,五十岁以上的,要么就被杀了,要么就被丢弃掉了。

开始的时候,那些难民并不愿意去帮建奴背什么粮食,可是当新建奴告诉他们,他们背着粮食就是他们自己路上的口粮,背少了或者不愿背的,路上饿肚子可没人管。

难民们顿时都觉得新建奴规定的数量太少,他们还是愿意多背一些的。

新建奴还规定了每二十口人里,必须有一人要多背口铁锅,要不然路上就会没锅做饭吃的时候,很多难民们还是愿意多出这份力的。

除了人力背粮,还有近四万头牛,一万多头驴全部加入运粮队,一次也能运走十万石。

就这样,遵化城里的五十万石粮食,被难民们直接就背走了近十万石,加上车运,一次就运走粮食十六万石。

只十八日一天就运走粮食三十六万石,建奴抢到遵化的粮食,一天就运走了六成。从遵化到迁安,沿途全是背着粮食走路的百姓。

而拉着一车车物资的马车骡车沿着黎河走赵家沟过景忠山与大峪山中间的平地到白庙,好几年前,大少就在这里弄了块地,搞了一家木工作坊。

当地的村民总共也就二十来户,五六十号人,加上这地方穷乡僻壤的,也没什么人,大少就顺带把这些村民里有些体力的老人,都请到这木工作坊里来打了下手,工钱虽然不多,却能混个饭饱。

就算是那些没在木工作坊做工的老人,要到木工作坊混顿饭吃,木工厂的管事也不干涉,依然是笑呵呵的,笑脸相迎。

村里的小孩想到木工作坊去混饭吃,那更是一点问题都没有,管事也是笑呵呵的从不沉脸。

村民们高兴了,这相当于有人帮养老还帮养小,他们的儿女自然也是乐意的,因此这家小作坊在白庙村人缘很好。

这个作坊专门打造那种又长又宽的灌斗,这种农具,主要出现在南方水稻收割的时候,在水田里打稻谷脱粒用的,这么一个灌斗,可以轻松装下二十石以上的粮食。

这几年来,这个木工作坊在这里打造了三千个这样的灌斗,可这东西在北方不实用,根本就卖不出去。

几年下来也没卖出去过几个,大量的灌斗就这样积压在白庙这个地方。

这几年来,这个小木工作坊算是亏得一塌糊

上一页 章节列表 下一页
新书推荐: 娘子—媚乱天下 显微镜下的太平镇 带着三国精英卡闯水浒 暖房丫环,建社团当大佬 我掌控大明十六帝,吓坏朱元璋 你不是笔直笔直的天后吗? 状元郎弃子逆袭路 苟在明末之自古英雄出少年 三国之再世诸葛 我去明末救义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