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舰船最高的桅杆上正准备着一面金边白底色的旗帜。
旗帜的中间绣着一支金色龙头拐杖,龙头上挂着一个巨大的紫色葫芦,那葫芦腰上系着一条红色的飘带。
这就是未来医疗系统的标准旗帜:紫金葫芦旗。只等一会礼炮响起,这面旗帜就会高高升起。
入列后的医疗保障舰暂时归军事医学院管辖,只有出现远航或者战争的时候才会临时调派。
901舰的舰长是医学院一班的学生:景诗婍,她是青山堡十三家之一景天的大女儿。
二年级就开始跟着卫生院的郎中们学医,现在已经学医四年了,是医学院数一数二的高材生。
902舰的舰长是医学院二班的学生:邓尚慧,她也是青山堡十三家之一邓文勇的独女,与901舰的舰队景思婍一起长大。
两人是比较要好的朋友,学院还没有分科目的时候,就一起学的医,也算是医学院里比较出类拔萃的学子。
基隆军用码头,船厂厂长杜祖恩,副厂长杜祖德,还有新来的原龙山船厂代表,祖上造过大明宝船的汤思文,沈浪。
他们刚到台湾几天,也是刚接管了淡水新建船厂的工作,还不知道新船型建造工艺。
汤思文,沈浪便被安排带着原龙山船厂全体船工到基隆造船厂交换熟练工人,正好遇见船厂举行新舰船入列仪式,两人便被邀请前来参加,正好熟悉一下流程。
上午九点吉时,程风主持了入列仪式,马哲文做了舰船入列前讲话,宣布了两艘舰船的正式命名,基隆造船厂厂长杜祖恩代表厂家把舰船出厂交接文书呈上。
海军学院院长沈有容,军事医学院院长戴铭轩,南海舰队司令种花桂英,东海舰队司令种花红玉分别在交接文书上签字。
船厂交接仪式完成。种花桂英与种花红玉代表军方,把两份军方交接文书分别递给两位舰长,景诗婍,邓尚慧分别在各自的舰船交换文书上签字。
签字仪式完成,码头上响起了震耳欲聋的鞭炮声,在震耳欲聋的鞭炮声中,两艘舰船的主桅杆上缓缓升起一面白底金边的紫金葫芦旗。
正场的所有人员也随舰长登上舰船,两艘舰船扬帆转向缓慢离港,驶往淡水河。
完成了医疗船入列仪式,程风回到台北,一头便扎进了淡水河畔,蔡侯村造纸厂。
原青山堡纸厂管事秦一民被调到此处任厂长,这个造纸厂可比青山堡那个大的多了,但工人就有四百多人,三百多户。
前几日从南京哄骗来的宝钞司二百多工匠及其家属,全部安排在了这里,蔡侯村的居民一下子增加到五百多户,两千多人。
大少来到蔡侯村,秦一民正带着新来的匠人在扩建造厂房。
大少到厂见着秦一民就问:“秦厂长,南京来的那些老师傅们是如何安排的?”
“少爷,南京来的那些师傅,大部分的都被分配到了各车间帮忙,只是现在人手太多,根本就安排不下来。
我们正在组织多余的人手扩建厂房,再过些时日就能全部安顿好。
另外有个麻烦,南京来的人里,有四十多位老师傅,年纪很大,已经做不了造纸的活,正不知道如何安排才好。”
“年纪大了才好了,我就是为他们来的,你把那些师傅叫来让我见一见。”
“好的,马上去叫他们过来。”秦一民叫来一名工人去传话,十几分钟后,工人带着一群老头子来到办公室。
“老朽拜见秦厂长。”一个头发胡子都花白的老人打前头给秦一民行大礼。
秦一民忙拉住老头:“老师傅可不能这样,我们这里不兴磕头的,下次不能在跪了,今日是我们少爷要见你们。老师傅们过来见过少爷。”
几十个老头这才注意到,秦一民平时坐在那个位置上,正坐着一个八九岁的小孩。
“老朽孙光跃拜见少爷,给少爷请安。”四十几个老头慌忙上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