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娘,师娘宋氏已经不知道接过多少次圣旨,对接圣旨的流程,熟悉的不行。
宋氏是在得到小丫鬟通报,说是小少爷那里有圣旨,宋氏知道,自己必须过去帮忙安排。
大少在师娘的安排下,搞了一下排场,在院子里铺上了阿拉伯地毯,摆上了香案,这才恭恭敬敬的跪接圣旨。
大少不想下跪也不行啊,毕竟现在自己还很弱小,双方实力差距太大,敢对着干就要倒霉,倒大霉。
这就是大少爷给手下说的,万不得已只能下跪的那个万不得已时候。
好在这是大少唯一的一次下跪,他请求的两个特权,满朝文武看了,都觉得他懂分寸,知进退,是个懂事的好孩子。
他提出来的这两个要求,根本就无伤大雅,大明律原本就有规定,不是公堂断案的涉案人员,百姓见官可以不跪。
这可是太祖皇帝给老百姓的特权,只是因为年生久远,作威作福的官员多了,老百姓也忘了大明律里有明文规定,非公事,百姓见官可以不跪。
天长日久,日积月累的,百姓越来越搞不清楚状况,所以见官就跪成了一种习惯。
这小孩要求见官不跪,这就相当于没有要求。至于那个见君不跪,求了又有何意?
他平民小老百姓一个,也没机会见着君,跪与不跪没有区分。
至于那个出门不办路引的特权,更是无关紧要了。有权有势的人出门,哪家办过路引?
可以不办路引的特权人群里,多他一个不多少他一个不少,这种特权给了也相当于没给。
人家小孩就要了两个不痛不痒的特权,满朝文武都同意给他这两个特权。
魏公公也觉得这两个要求,提得非常的懂事,既给了朝廷面子,也没让朝廷多花一个铜板,自然也就同意了。
皇帝一看自己不用花钱就能解决这个问题,人家提的要求,保全了朝廷的面子,又不要任何实际的东西。
既给出了奖励,朝廷又没有任何的损失,朝廷里子面子都给足了,也满心欢喜的批准了。
为了满足大少这个特殊的要求,朝廷还给他商量了一个全新出炉的,前无古人,今后无来者的名号,叫:御赐大明游玩使。
没有品阶,没有俸禄,只有见君不跪,见官不跪,可以满大明乱串无人能管的特权。
于是,大少得到了两套皇帝赏赐的,还是根据自己的身高,量身定制的类似飞鱼服的赐服。
还特许今后可以依照制式,找尚宝局定制,费用自付。
一块金制腰牌,那腰牌上正面写着八个大字:御赐大明游玩使—程。
八个大字的左边写着,御赐,见君不跪,右边写着:御赐,见官不跪。
金牌背面写着:奉旨游玩,凡大明属地,皆可通达,地方上下不可阻拦,钦此。
御赐大明游玩使,这名称也是够绝的,搞得大少哭笑不得。
有可能皇帝觉得,两件衣服一个腰牌的赏赐有些不好意思,在大少的两个特权之外,还满足了他的另一个附加条件,给他赏赐了五名四十多岁的老医女。
意外得到了五名女医,这让大少欣喜若狂,青山堡总算有女大夫了,自己未来医学院的学习科目,又可以增加新的学习内容。
大少一高兴,哐哐的给了传旨太监一个百两的大元宝。
随行而来的太监宫女,一人给了二十两。见者有份,就连那五名老医女都没有落下。
程风的大方,把来传旨的太监开心坏了,随心而来的宫女太监也眉开眼笑。
打赏了那传旨的太监,大少觉得还是不妥,原本以为自己要的这两样东西,也就是皇帝给一句话就行,没想过会得到什么东西。
没想到皇帝不但赏了自己两件衣服,还有一个精致的金腰牌,得了别人的东西,自己怎么也得给个回礼才对。
也没看见自己师娘在那里急得,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