饭都不能和姐姐们坐一桌了。
不过大少不在乎,自己来大明就不是来守规矩的,而是来砸烂这些破规矩的。
什么男女授受不亲,什么男女七岁不同席,什么女孩就应该大门不出二门不迈,通通的都把它给砸稀碎了。
等到自己积攒到足够的实力,北方乱局成为气候之时,先去砸江南的那些遗老遗少们。
自己就让姐姐们去砸,气死那些老古董,早晚都砸干净了才算完。
过了中秋节三天后,辽东的那头老野猪,被杀了年猪的消息才到达登州府。
登莱府上下各级各县欢天喜地,各种鞭炮礼花响了一天,比三天前的中秋节还要热闹。
至于青山堡,根本对这事情没有上过心,大家还是按照原定节奏过着日子。
大少对辽东的事情早就了然于心,但是自己管不了。
其实这个时候,大明对辽东发起反击是最佳的时机,因为女真人那里正乱糟糟的上演着各种夺权之战,是女真人最不团结的时候。
可惜大明的那些文官,没有一个看到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
也许他们看到了,但不敢去影响女真人内部统一,怕把女真人搞残了,断了自己的生财之路。
反正,自打奴儿哈赤死后,女真人内部整合,安分守己的安静了三年,从天启六年八月,到崇祯二年五月,辽东一直无战事。
直到袁崇焕饿了东江镇军民半年的饭,借着东江军民半死不活的时候,搞死毛文龙,为后金解决了后顾之忧,女真人后方从此再无人骚扰。
在大明朝所有对抗后金的将领中,从李成梁到吴三桂,死的明军将领多如牛毛。
没有一个像毛文龙那样,能让女真人为了庆祝他的死,放假三天,举族上下狂欢,大庆三日不休。
只为这一件事,黄台吉恨不得把袁崇焕抬进祖庙里去供着,一天三炷香的,感谢他对女真人的大恩大德。
确实,人家爱新觉罗家族也没有食言,真做到了对袁崇焕的感恩戴德。
在女真人起家的历史中,明末汉满两族对抗几十年,明庭将领中,最坏的是李成梁。
作为辽东王的李成梁,把奴儿哈赤一家祖孙三代当哈巴狗使唤,努尔哈赤本名叫哈赤,并没有努尔两字。
奴儿哈赤的名字就是李成梁起的,老头一天没事就奴儿,奴儿的叫哈赤,叫出来的名。
女真人入关之后,康熙那个小麻子觉得他太爷爷的名字叫奴儿哈赤,有损他家的尊严,这才改成了努尔哈赤。
就连他爷爷黄台吉,因为台吉的意思是将军或者头领,皇太极原本的名字就是黄将军或者黄头领的意思,连一个正儿八经的的名字都没有。
康熙这个小麻子也觉得这样不好,才把他爷爷的名字黄台吉改成了皇太极。
所以说努尔哈赤和皇太极的名字,都不是原名,都是孙子重孙子康熙帮忙起的。
最蠢的是杨稿,就是指挥萨尔浒之战的那个。
( 萨尔浒之战还没开始打,杨稿此货就先把自己的作战计划一字不改的让人送给奴儿哈赤。
努尔哈赤看到作战计划的时间,竟然比当时的万历皇帝还要早。
末了,还在后面附上一封书信:本官有精兵十二万,盔甲兵器齐全,粮草充足。
现在派兵七万,兵分四路围攻你赫图阿拉老巢,各路人马的行军路线是怎么走,领军的将领是谁?驻扎的营地又在哪里,全交代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最后还问奴儿哈赤:本官这样的布局,可谓是天罗地网,你赫图阿拉如何守得住?
本官就问老奴你怕不怕?害怕了就赶紧投降,保你一个全尸云云。
当奴儿哈赤收到杨镐的作战计划和那威胁的信念之后,差一点把自己笑得背过气去。
就这样,原本胜券在握的萨尔浒之战,在杨稿的神操作下,成就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