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等熟悉了简体字之后,再安排具体的工作。
当五位女大夫来到医院给自己安排的住房时,被这种奇特的住房给震惊到了。
原本以为会几人住在一个小院里,没想到是一人一套三室一厅的房间。
而且每个房间都有用琉璃做的窗户,室内光线明亮,采光极好。
每个窗户竟然还有那所谓的窗帘,用来遮挡阳光和窥视。
室内是全木地板,一应家具俱全,床上用品,生活用品,面面俱到。
饭也不用自己去做,只需要到学校的大食堂去进餐就行,简直方便的不行。
这样的生活方式和她们以前的生活方式有一些相似,又有很大的不同。
而且她们明显的感觉到,这里好像真没有什么尊卑之分,所接触到的人,无论男女老少,都客客气气笑呵呵的。
把五位女大夫安顿好,再去看了那三个教钟表制造的神棍,检查一下他们的教学进度。
现在正是夏季军训的时间,不知道他们偷懒没有?
还好在离家这几个月来,这三神棍还算教得是尽心尽力。
铜匠刘师傅的二儿子刘永禄和学校的十几个对钟表感兴趣的学生,就在三个神棍的指导下,反反复复的把这四台落地台钟拆了装,装了拆的。
这几个月下来,这些学生基本上都可以独立的把这钟表拆散再装回去了。
三个洋和尚知道眼前的这位小爷要考核他们的教学进度,便着急忙慌的去了操场叫人。
等学习钟表修理的小孩们从军训场回来,每个人都独立把钟表的拆卸和组装都表演了一遍给程风看。
见这位决定自己生死的小爷点头表示满意,三个洋和尚那颗忐忑的,悬着的心总算是放了下来。
看着这些十来岁的小孩,在那里拆装钟表,虽然动作还在很生疏,但每个人都认真仔细的样子。
大少决定,等他们再熟练一些之后,要指导他们对钟表进行改进了。
大少回到老家,正是金秋八月,广袤的大地上金黄一片,映射得百姓的眼睛里都是金灿灿的,这是百姓们最喜欢的丰收季节。
前卫守御千户所,寻山守御千户所的老军户,新村民们,在经历了两年的干旱之后,终于有了自己收成。
两个千户所,所剩无几的穷军户,还有逃难到了这两个千户所,被千户所养了两年的那些流民们。
很多人活了大半辈子,还是第一次看到了那满仓满仓的玉米棒子。
他们的心里总算是踏实了,吃了主家两年的白食,今年总算是有了回报。
心里总算不再对吃白食这件事有愧疚了,今年的中秋节,终于可以没有心理压力,开开心心的过个好节了。
虽然这玉米除了煮粥之外,其他的,他们也不知道该怎么做。
但是,自从这玉米收上来后,生产队的食堂煮的玉米粥都粘稠的不行。
还有食堂的人尝试着用玉米面来烙饼子,结果玉米面烙的饼子同样的很好吃。
对于一辈子都没办法吃饱的人来说,这玉米面饼子那就是人间美味。
生产队也很大方,自从知道玉米面可以烙饼子之后,那每天烙的玉米饼子敞开着吃不限量。
果然,在连着吃了十几天的饱饭之后,大家就觉得这玉米饼子也没那么美味了。
而一直担心没有酿酒原料的酒厂负责人吉日格勒,娜仁格勒一家,看见那如山的玉米垛子,也放下了心里的石头。
两个当家的千户大人都已经说了,从现在开始,酒厂再也不怕原材料不够了,可以放开了酿酒,不必要再有所顾虑。
离家近四个月的程风,可以安心的在这里陪着自己的父母姐妹过上几天的舒心日子啦。
借着八月十五还有几天,秋收的事情也与自己无关。
程风特意亲往文登县,调用文登县环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