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煮红薯,而且食堂还特意提醒大家,舀粥的时候,一人可以舀一个红薯,大家都能尝尝鲜。
这样丰收的气氛过渡了好几天。继马铃薯红薯之后,四百多斤的向日葵,一千多斤花生纷纷被收进了仓库。
重新选择了比较好的二十万斤红薯块茎做种,马铃薯,晚红薯再一次种满了这一片大地,这一次的红薯足足种植了一千五百余亩,马铃薯也种植了四十多亩,现在就只有玉米要到九月才能收获。
而向日葵,花生,只有等第二年开春了。所有新的农作物都从种到收获,形成了一次完整的闭环,村民们已经有了种植的经验,除了玉米,大少再也不需要去关心这些农作物的种植事宜了。
种植的事告一段落,程风才有时间去关心工业的事。在学校吃过早点,坐上自己的小车车,一路风驰电掣,早早的来到玻璃车间。
吴正,陶三约,刘永寿都在这里,三人正在安排当天的工作,大少进门就笑眯眯的挥手打招呼:“吴正哥哥,永寿哥哥,陶师傅好。各位小师傅们好。”
“小东家早上好。”小师傅们见是东家少爷,也忙挥手打招呼。
吴正三人也笑呵呵的问:“少爷今日起得很早嘛,这太阳刚出山就到这里来了。”
大少回应:“主要是快有一个月没过来了,让他看看这边的情况怎么样。”
吴正示意刘永寿:“你先说说你的。”
刘永寿说道:“最近这一个月,俺们把各种规格的琉璃镜做了两百片,镀膜还没有完成。船厂那边要的琉璃,俺们也做了几百片,可是钢化没有一片完全钢化成功的。
门窗用的琉璃,一直生产都很正常,最近都是通过陆路运往各地,听镖局的人说,陆路运琉璃难度很大。”
大少点头:“船厂要的那个琉璃,你们就随便加工一百片先给他们用着,成不成功都没事,做过钢化处理的,就算不成功也比普通的琉璃强度大些。
其它的就按他们的尺寸做个五六百片出来放好,朝鲜那边的工坊已经建好,等到十月左右就可以运送过去,等冬天最冷的时候咱们到那边去钢化处理。明年再给他们换处理好的就行。”
说完看看陶三约:“陶师傅,我要的那个配件可做出来了?”
陶三约毕恭毕敬的回答:“小东家要的那个东西,两种要求的俺各做了五十个,己经烧制成陶。为了做好这个东西,俺还找木匠师傅帮忙做了一个模具,全部按照模具的规范来做的,只是不知道达没达到小东家的要求。”
程风点头:“陶师傅辛苦,能不能达到要求,试验一下就知道了,你安排人把那些东西全送到学校物理实验室去就行。实验的结果我会来告诉你的。”
吴正道:“少爷,船厂那边要的,大船用的各种琉璃俺们都没有处理过的,是不是也按那小船琉璃的办法来?”
程风点点头:“把大船用的琉璃窗全部按照规格多生产备用,最少要准备二十条大船以上的数量,到冬天的时候咱们也运到朝鲜那边去处理,至于船厂现在要用的琉璃,就用普通的让他们先用着,到时候再换。”
从琉璃工坊出来,来到五金车间,现在的五金车间,铜器铁器的师傅已经有了几十位,不像刚开始的时候,就是一两个人那么辛苦。
刚来的铁匠和铜匠师傅都已经安排完好。那几个制作玉器和水晶器的师傅也在这里,只是他们一时不知道自己该干什么好。
刘老实和罗三也不知道他们这些玩石头的,在这玩铜器铁器的地方该怎么安排好。现在正好少爷来了,可以问问少爷这些玩石头的师傅们该怎么安排。
大少笑笑:“师傅们先别着急,是英雄都会有用武之地的。刘叔,我那望远镜可做出来了?”
刘老实笑盈盈的,从桌箱里拿出了一部金灿灿的望远镜,递给程风:“早就已经做好了,只是少爷这东西看上去怪怪的,虽然比以前做的看得远,但是总是给人一种说不出来的眩晕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