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摆着银色的餐具和新鲜的橄榄枝,角落里的留声机正播放着舒缓的犹太民谣。
“坐,随便坐。”伊莱亚斯招呼唐·本杰明坐下,“摩西的手艺是祖传的,今天让你尝尝真正的以色列味道,比那些改良过的中东餐馆正宗多了。”
唐·本杰明刚坐下,摩西就端着一个托盘走进来,上面放着六个精致的小盘,每个盘子里都装着不同的前菜。他操着略带口音的英语,开始逐一介绍:“伊莱亚斯先生,这位先生,今天给你们准备了十二道经典犹太菜,先上六道前菜开开胃。”
第一道是胡姆斯酱配皮塔饼。乳白色的胡姆斯酱装在陶碗里,表面淋着橄榄油,撒着孜然粉和辣椒粉,旁边摆着刚烤好的皮塔饼,外皮金黄酥脆。“这是最经典的犹太前菜,胡姆斯是用鹰嘴豆泡发后打成泥,加了tahi(芝麻酱)和柠檬汁,搅拌了四十分钟才够细腻。皮塔饼是现烤的,撕开后中间是空的,可以把胡姆斯酱塞进去吃。”
第二道是塔布勒沙拉。翠绿的欧芹碎、薄荷碎和熟麦仁拌在一起,加了番茄丁和洋葱丁,淋着橄榄油和柠檬汁,看起来清爽可口。“塔布勒沙拉是黎巴嫩犹太家庭的家常菜,欧芹要选最嫩的叶子,麦仁得煮得软硬适中,吃起来清新解腻,还能解肉的油腻。”
第三道是烤茄子泥。深紫色的茄子泥细腻绵软,上面放着一块山羊奶酪,撒着干薄荷。“茄子是用炭火烤的,烤到外皮焦黑,剥掉皮后捣成泥,加了大蒜和橄榄油,配山羊奶酪吃,口感很丰富。”
第四道是烟熏三文鱼配酸奶油。薄片的烟熏三文鱼整齐地码在盘子里,旁边放着一小碗酸奶油,点缀着莳萝碎。“三文鱼是从挪威空运来的,用苹果木烟熏了三个小时,没有加太多盐,保留了鱼肉的鲜味,配酸奶油吃能中和烟熏味。”
第五道是炸fafel(法拉费)。金黄色的鹰嘴豆丸子摆在纸上,旁边放着tahi酱和沙拉酱。“法拉费是犹太街头小吃,用鹰嘴豆和蚕豆打成泥,加了香料炸的,外酥里嫩,蘸着tahi酱吃最正宗。”
第六道是腌黄瓜配腌橄榄。小黄瓜被切成段,和青橄榄、黑橄榄一起泡在醋里,还加了大蒜和月桂叶。“这是腌制的开胃菜,黄瓜要选小个的乳瓜,橄榄是从以色列北部的加加利湖采摘的,泡了一个月才入味,配酒吃最好。”
摩西介绍完前菜,又端来两瓶酒放在桌上,瓶身的标签上印着希伯来文。“这两瓶是搭配今晚菜肴的酒。左边这瓶是2018年份的耶路撒冷赤霞珠干红,来自以色列朱迪亚山区的葡萄园。朱迪亚山区的土壤是石灰岩,光照充足,葡萄成熟度高,2018年是个暖冬,葡萄的糖分和单宁都很均衡,口感醇厚,适合配后面的烤肉。”
他拿起右边的酒瓶,继续说道:“这瓶是2016年份的海法霞多丽干白,来自地中海沿岸的葡萄园。2016年的降雨量适中,葡萄的酸度刚好,带着柑橘和桃子的香气,口感清爽,配前菜和鱼类很合适。这两款都是我们餐馆的招牌酒,伊莱亚斯先生每次来都点。”
伊莱亚斯笑着点头:“摩西的眼光不会错,唐,你可以先尝尝这瓶干白,很适合开胃。”
唐·本杰明拿起酒杯,摩西给他倒了小半杯。酒液呈淡黄色,闻起来有淡淡的柠檬香,抿一口,清爽的酸度在舌尖散开,确实很解腻。他刚放下酒杯,就听到包间门口传来一阵清脆的女声,带着几分娇嗔,听起来格外熟悉:“伊莱亚斯爷爷,我可跟你说好了哦,今天就吃个饭,吃完我就得回去写论文,下周就要交……”
话音未落,包间门被轻轻推开,一个穿着米白色针织裙的姑娘走了进来,长发披肩,脸上带着几分不情愿的娇憨。唐·本杰明下意识抬头,看清来人面容的瞬间,手里的酒杯差点滑落在桌——那双明亮的杏眼、笑起来微微上扬的嘴角,分明是他几个月前上门维修浴室喷头时艳遇到的大学生“艾丽卡”!
“艾丽卡?!你怎么在这里?”唐·本杰明猛地站起身,语气里满是震惊。他实在无法理解,那个南加州大学社会系学生、连浴室喷头都搞不定的姑娘,怎么会出现在伊莱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