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本杰明靠在椅背上,手指摩挲着下巴。包间里很静,通风口的气流声忽然变得清晰。「可以答应他,但管理团队的人事权必须在我们手里。让贞观集团分离一个公司出面收购,用他们的壳,这样不会引起岩崎家的警觉。」
「分离一家公司?」安德烈有点意外,「那家刚成立的离岸公司?注册资本才一千万。」
「正合适。」唐·本杰明拿出笔,在文件边缘写着「隔断」两个字,「注册资本少,才显得我们没那么大胃口。让财务部门做份假的资金流水,看起来像是突然拿到了投资,急需港口资源。」
安德烈点头:「我让律师准备合同,争取下周签意向书。不过……」他顿了顿,「岩崎明太不会轻易放手,他肯定会调查贞观的背景。」
「让他查。」唐·本杰明笑得莫测,「你搭好了背景板,一个在卡塔尔做石油生意的华裔富商,急需拓展北美市场。资料做得天衣无缝,连他在瑞士银行的账户流水都有。」
安德烈看着他,眼底闪过一丝了然。唐·本杰明做事向来如此,看似临时起意,实则早已布好局。「那岩崎三司那边,怎么答复?」
「告诉他,我们接受他的投名状,但要看到实际进展。」唐·本杰明合上文件夹,「给他两周时间,让他去和他三哥周旋。如果拿不到使用权,就别怪我们不客气。」
安德烈嗯了一声,从公文包里又拿出另一份文件:「还有件事,港岛李家那边有出售港口的想法。」
「李家?」唐·本杰明接过文件,「他们不是一直攥着核心港口资源不动吗?」
「据说是亏了很多钱,但是真实情况谁又知道呢,不过加上欧美能源运输线收缩,他们手头确实紧了。」安德烈指着文件里的条款,「但他们精得很,放出消息说要出售的是鹿特丹港的三成股权,还有洛杉矶长滩港的部分仓储区,国内的港口连碰都没提——显然是想保牢根基,只割点海外的肉。」
唐·本杰明的手指在「鹿特丹港」几个字上停了停。那是欧洲最大的集装箱港口,要是能拿到三成股权,等于在欧洲的运输网络里楔进一根桩子。「鹿特丹港的位置比休斯顿更关键,连接着莱茵河航运带,黑火在中欧的矿产运输刚好能用上。」
「我算过账,」安德烈调出一份数据报表,「李家对鹿特丹港的估值在七亿美金左右,三成就是二点一亿。他们还附带了长滩港的仓储区,打包价加起来不到三亿,性价比很高。」
唐·本杰明指尖敲击着桌面,发出规律的轻响:「他们为什么选在这个时候抛售?欧美港口的收益虽然不如从前,但也不至于急着出手。」
「有两个说法,」安德烈侧身从公文包抽出份财经简报,「一是李家想集中资金投新能源船运,二是他们在和迪拜港口世界竞标非洲的新码头,需要现金周转。不管哪种,对我们都是机会。」
「让贞观集团出面接触。」唐·本杰明忽然笑了,「用『拓展欧美能源运输网络』当理由,显得我们的布局很连贯。」
安德烈点头:「我已经让贞观的法务团队研究鹿特丹港的股权结构了,李家持有的那部分刚好没有投票权限制,只要价格谈拢,就能直接接手。」他顿了顿,又补充道,「关键是后续整合——李家在鹿特丹港经营了十五年,管理层都是自己人,我们要想真正掌权,得慢慢换血。」
「不急。」唐·本杰明翻开另一份文件,上面是他手写的运输网络草图,「先把壳子拿过来。等休斯顿港和鹿特丹港都到手,就用贞观集团的名义成立运输公司,专门承接黑火的海外业务。」
他用红笔在地图上画了条线,从休斯顿港穿过大西洋,连接到鹿特丹港,再延伸到中东的码头:「这样一来,从美洲开采的能源、欧洲加工的设备、中东的矿产,都能走我们自己的运输线,成本至少能降三成,还能避开那些第三方公司的监控。」
安德烈看着那条红色的线,忽然想起十年前他们在华尔街的办公室里,也曾对着世界地图做过类似的梦,只是那时的线条还很模糊。「需要多少启动资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