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是你强调的三个核心领域,港口物流、零售、科技,必须取得显著突破。
我会和你共同确定清晰的、可量化的三年、五年战略目标及年度财务、业务指标。
达成目标,你韦理就是和黄复兴的最大功臣,待遇、声望、董事会支持,我绝不吝啬。
但若偏离战略方向,或者连续未能达成核心目标,”他停顿了一下,目光如电,“那意味着我们的合作出了问题,需要重新审视。
权有多大,责就有多重,你掌舵,就要对航向和结果负责到底。”
“底线清晰,监督常在。我对你的放权,并非放任自流,几条底线,不容触碰,其一,资产安全与财务合规。
重大资产处置,如核心港口或大型物业出售、重大投资并购、重大融资行为,必须报董事会,即我需要知情并批准。
财务报告必须真实、准确、及时,严禁任何损害股东利益的行为。
其二,核心战略方向。你提出的‘聚焦三极’战略,既是你的构想,也获得了我的认同,它就是未来五到十年和黄的根本大法。
你可以根据市场变化微调战术,但不能擅自推翻或大幅偏离这个核心方向。
其三,公司文化与价值观。和黄需要的是能征善战、高效廉洁的团队,我绝不容忍内部滋生山头主义、贪污腐败、或者阳奉阴违的‘非暴力不合作’。
李察信的下场,就是红线。”
林浩然身体微微后靠,语气放缓:“至于监督,并非我要派人天天盯着你,董事会层面有审计委员会、薪酬委员会等正常治理机制。
马世民将作为临时董事会副主席,协助你处理过渡期后的整合工作,并在必要时提供支持和建议。
我也会通过定期的总裁汇报、董事会会议、以及关键业务数据报表来了解公司运营状况,正常情况下,我不会过多干涉,我的精力在所有旗下企业的整体的战略布局和资本运作上。
但若触碰底线,或者公司在你领导下出现你战略中所说的‘隐患’变成现实,导致业绩持续大幅滑坡、市场地位显著下滑、或者内部出现系统性风险……”
他没有说下去,但那平静眼神下的锋芒,让韦理毫不怀疑其介入的决心和力度,这些话绝非虚言恫吓。
说完,林浩然补充道:“这套‘放权+目标+底线+监督’的模式,并非只针对你和黄,只要职业经理人足够优秀,目标达成、底线守住,我乐于做‘甩手掌柜’。”
韦理静静地听着,大脑飞速运转,权衡着林浩然的每一句话。
林浩然的框架极其清晰:给予他作为总裁应有的权力和施展空间,设定明确的目标和不容逾越的底线,辅以制度化的监督而非人盯人的干预。
这比他预想中最好的情形还要好!
尤其是对比李加诚对李察信的束手束脚和最终失控,林浩然展现出的是一种更成熟、更自信也更有效率的管控艺术——基于规则和契约的信任,而非基于妥协和猜疑的平衡。
“林先生,”韦理深吸一口气,眼神中的疑虑和试探彻底褪去,取而代之的是被理解和信任所点燃的斗志与郑重,“您的框架,清晰、专业、且极具建设性。
空间、目标、底线、规则,这正是我,一个渴望在真正大舞台上有所作为的职业经理人,所梦寐以求的合作基础!
我完全理解并接受您设定的目标和底线。
请您放心,资产安全、财务合规、战略方向、廉洁高效,这不仅是对您负责,也是对我韦理个人声誉和职业生涯负责!
重大事项的报批,是基本规则,我必遵守,我唯一请求的是,在战略框架内,在具体战术执行和人才使用上,请给予我充分的决策权。”
他没有丝毫犹豫,直接表态愿意接受这个“契约”。
这不仅是认同,更是一种自信的承诺,他相信自己有能力在这个框架下,带领和黄走向复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