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主导了和记国际与黄埔船坞的合并,推行了一系列铁腕改革,才使其扭亏为盈,奠定了今日的基础。
然而,汇丰的战略分歧,尤其是李加诚那令人窒息的掌控欲和不信任,最终迫使他带着遗憾和不甘离开。
他对和黄的感情,远非一个职业经理人那么简单,那是他的心血结晶。
当他得知李加诚被林浩然如此干脆利落地击败,并最终将和黄拱手相让时,震惊之余,竟隐隐有一丝快意,那个将自己排挤出去的人,终于也尝到了失败的苦涩。
但随之而来的,是更深的忧虑:这个横空出世的林浩然,又会如何对待他和黄?
这个自己一手重塑的“孩子”,会迎来怎样的命运?
“嘟嘟嘟……”办公桌上的电话急促响起,打断了他的思绪。
是外线,一个来自和记黄埔大厦的号码,一个他非常熟悉的旧部名字——夏伯殷。
韦理眼神一凝,迅速拿起话筒:“Sio?”
Sio,正是夏伯殷的英文名。
电话那头的声音刻意压低了,带着一丝残余的惊悸道:“是我,韦理先生,出事了,出大事了!李察信先生被炒鱿鱼了!当场被林浩然先生炒掉,就在刚才的董事会上!”
纵然是经历过无数风浪的韦理,听到这个消息也是心头猛地一跳,握着话筒的手指不由得收紧:“什么?李察信先生被当场炒掉?怎么回事?慢慢说,从头到尾,说清楚!”
他的声音充满了难以置信。
李察信是他离开时精心挑选、留下的核心班底之一,能力不错,也是他理念的执行者之一。
夏伯殷深吸一口气,仿佛要平复自己剧烈的心跳,开始详细描述刚刚发生在和黄董事会议室那惊心动魄的一幕:
“林生今天下午正式带着马世民先生来接管了,一开始,场面还算正常,林生很年轻,气场却强得吓人,讲话不怒自威。
他先是宣布了自己成为和黄绝对控股股东及董事局主席,马世民先生暂任行政总裁负责过渡期……”
“嗯。”韦理应了一声,这安排不算意外,马世民的能力和与林浩然的关系,他在圈内有所耳闻。
“林生肯定了我们对公司运营的专业能力,气氛一度有所缓和,李察信先生觉得这是个机会,就,就想试探一下林生的底线。”夏伯殷的声音带上了懊恼和一丝后怕。
“他暗示希望林生给予管理层足够的信任和运营空间,类似类似财务投资者那种,结果林生当场就提起李加诚时代华裔高管被架空、排挤出权力核心的旧事!
话里的警告意味,傻子都听得出来!”
韦理眉头紧锁。
林浩然这是在敲山震虎,用李加诚时代的“劣迹”警告李察信等人,不要重蹈覆辙。
这年轻人,对和黄的过往恩怨了解得很清楚,而且下手极准。
他虽然离任了,但是李察信担任行政总裁之后的情况,他也是了解的,况且他在和记黄埔有不少一手带出来的旧将,想知道那边的情况,轻而易举。
比如夏伯殷,便是他一手培养提拔起来的和记黄埔高管。
“李察信先生大概是被之前的‘顺利’麻痹了,或者,或者他认为林生初来乍到不敢动他。
他拿出了那份我们事先准备好的《关于优化和记黄埔未来治理结构的建议书》,这份建议书的核心意思就是要求林生只做财务投资者和战略批准者,把运营权、人事权、投资决策权统统下放给管理层!
李察信先生还强调说,这是基于专业性和维护公司运营稳定的‘合理’要求,否则可能会有‘不利影响’。”夏伯殷原原本本地将这些消息告诉了前老大韦理。
虽然短时间内林浩然的敲山震虎让他们都感到害怕,可他们如今并不忠诚与林浩然。
因此,他可以毫不犹豫地将此事告诉韦理这位一手培养他起来的前老大,希望